百家姓大全911chaxun查询
输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输入 jie 即可
介姓 介氏 介姓起源 介姓名字 介姓名人 介姓分布 介姓郡望堂号 介姓起名
介姓

姓氏
拼音jiè
人口约 8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778 位。
位于勇姓 之后,蜂姓 之前。

介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778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机查看介姓起源,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后发送 介姓 即可

介姓 起源

介姓主要源自:姜姓姬姓

介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出自夏朝末年大夫介之窥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夏王朝末代君主姒履癸执政时期(约公元前1818~前1766年),属下有个大夫叫介之窥。介,古国名,为东夷族一个部落方国,国君首领称介,介之窥就是该国之贵族,在夏王朝末期的都城斟郇(今山西运城临猗牛杜镇铁匠营村郇阳城)为朝堂大夫,在典籍《夏典》中,记载其“有虞宾之位。”古介国在史书中极少有记载,但其一直到西周时期国祚仍存,直至春秋时期依然是一个小诸侯国。周襄王二十一年(鲁釐公姬申二十九年,公元前631年),介国君主还派使臣葛卢到鲁国去朝觐

鲁釐公(鲁僖公),说明介国的社会地位仅仅是鲁国的一个附庸国。这在史籍《春秋·僖公二十九年》中有记载:“介葛卢来朝。注:介,东夷国。葛卢,名。”古介国最终被鲁国吞灭,具体时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介国灭亡之后,即有王族后代以及部分国人以先祖介之窥的名字为姓氏者,称介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介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公族介子推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待考,亦称介子、介之推、介推,另外还有姓王名光之说,西周晋国人(今山西介休),生年待考。介子是公子姬重耳(献公子、晋文公)的微臣。据《介休县志》记载,“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可怜见的,一代佐君重臣,竟然被君烧死。但又据史籍《通志》记载,“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姬绥执政年间,即周定王姬瑜元年~六年(公元前607~前600年)之间。介子推的出身和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事。“骊姬之乱”后,晋公子姬重耳避难奔狄国,随行贤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如此,则介子推早年也曾随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姬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最后成为春秋霸主之一的晋文公,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介之推被称为春秋三杰之一。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主,伍子胥爱于君,管仲则忠君又爱国。

在介子推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介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介氏正宗。介氏族人大多尊奉介子推为得姓始祖。

介姓起源三

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北周、唐、五代时期鲜卑宇文氏介国公,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魏、晋两朝时期,北方鲜卑民族中有一宇文氏部落,原来是汉朝时期南匈奴的一个分支,在东汉晚期至三国初期形成一个部落群体,族人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历史上记载宇文部最早起源的是史籍《周书》,其中称宇文部源自神农氏,因此应当源于姜姓。中国的史学界一般认为,宇文部是公元一世纪时北匈奴被东汉击走西迁后,留在故地漠北的部众东迁与鲜卑族人混居以后被同化的族群。

按史籍《周书》的记载:葛乌菟的后代普回袭任大人之职后,他在打猎时于河边拾到一颗玉玺,上刻“皇帝玺”三字,大喜之下自以为是天授神权,当地人呼天为“宇”,呼君为“文”,“宇文”意即“天子”,于是,这位普回大人便自己号称宇文氏,而自己的部落就叫作宇文部。当然,后世史学家认为这纯粹是牵强附会之说。到了东晋时期,宇文部开始进据中原,号称宇文国,后由宇文泰在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北周政权。宇文泰,公元507~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人(今内蒙古武川),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西魏禅周后,追尊为北周文王,庙号太祖,至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再次追尊为北周文皇帝。宇文泰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北周政权历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传至宇文阐。宇文阐,公元573~581年,亦称宇文衍,就是著名的南北朝时期北周北周末代皇帝静帝宇文阐(第五代,公元579~581年在位)。宇文阐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孙子、北周宣帝宇文赟的长子。

北周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北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让位给时年仅七岁的太子宇文阐。由于宇文阐实在年幼,遂由隋国公、外祖父、丞相杨坚辅政。宇文阐封杨坚为庄大相。到了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的农历1月,杨坚走了一个前人多次使用过的“体面”形式——皇帝禅让帝位:他让手下人替北周静帝写好退位禅让诏书,然后送到他的隋国公府邸。杨坚假意推辞,最后才接受了大家的意思,穿上皇帝服装,登上心仪已久的宝座,这时的杨坚刚四十岁。农历2月,宇文阐“禅位”于隋国公杨坚。杨坚即皇帝位,称文帝,改年号为“开皇元年”,敕封宇文阐为介国公,邑五千户,为隋室宾,车服礼乐一如北周制,上书不为表,答表不称诏。就此,北周政权原来的宇文氏诸王,尽降为公。这段历史在史籍《周书》中还有记载:“坚曰:微子之封,皆所以启迪前王,发挥后嗣。故介国公宇文阐,倬彼茂绪,曰予嘉客。肃雍成性,温润合礼。雅有助祭之容,宛是宜邦之具。爰复尔国,以承天休。可袭封介国公。”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农历5月,宇文阐即被毒杀,可怜时年仅九岁。死时无子,隋文帝赐其谥为“静皇帝”,葬恭陵。之后,隋文帝以宇文氏族人宇文洛嗣承公爵,因为宇文洛一直忠实于自己。介国公一爵世代由宇文氏族人承袭,爵号传国一直至五代的后晋时期。

在宇文洛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爵号为姓氏者,称介氏,后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介姓 分布

介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八百三十四位,以太原为郡望。

今北京、河南省的郑州市、南阳市、新乡市原阳县、卫辉市、开封市、漯河市舞阳县、陕县、临颍县、平顶山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洪洞县、运城市绛县、夏县、临猗县,山东省的济宁市金乡县、荣成市,河北省的邢台市、石家庄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的广州市,陕西省的西安市周至县,咸阳市的彬县,宝鸡市,甘肃省的陇南市,兰州市,四川省的成都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浙江省的嘉兴市海盐县,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墨西哥等地,均有介氏族人分布。

介姓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介姓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介姓 姓氏源流

一、jiè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河北之辛集、黄骅,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云南之泸水、河口,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桀臣介之窥为介姓之姓。望出太原。今山西解县多此姓。”

2、《中文大字典》注引《元和姓纂》云:“介,出(於)晋介之推。”郑樵亦云:“春秋之时,冀芮居冀地,颍考叔居颍谷,介之推、烛之武,并以地命氏。”

3、《续通志·氏族略》则归“以国为氏”之列,其注云:“春秋时附庸小国,后以为氏,又地名(或以地为氏)。”(按:邓名世《辨证》曰:“介之推不见得姓之始;介葛卢不见亡国之年。二人之氏不相沿也,故入‘以国为氏’,而以地名附见於下。”)三国时吴有介象,会稽人;明代有介不易,又有介寿。

二、

介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介姓起源: 

1、周时东夷有介国(故城在今山东胶县南70里之介亭),春秋时为鲁附庸,其后以国为氏。

2、夏时有介侯国,在汾之介休(故城在今山西介休东南15里),其后有介氏,见《姓考》。

3、朝鲜族姓。 

介姓名人:

介之窥,夏王桀之臣。

郡望:太原、河南。 

介姓 历史名人

介姓古代名人

介象三国,字元则,吴国会稽人,从小慕仙好道,经用心揣摩掌握了禁气之术,只因苦于不遇名师,于是遍历山水。当他得知绵山乃群佛众仙聚集之地时,于太和六年(壬子)上山寻访名师不获,加之连日奔波劳累之至,倒地而睡。朦胧中觉额上有阵湿热,睁眼一看,原来是一只斑斓猛虎在舔自己。那老虎似有灵性,见他醒来便扬长而去。介象预感此山定有神仙,于是继续前行,突然眼前现出一妙龄少女,楚楚动人。介象纳闷,深山老林竟有如此美女,定是神仙,于是恭敬而拜。那女子随手拈来丹经一卷,递于介像,言道:“你虽然悟性较好,但是血食之气未尽,须断谷三年;赐你一书,望用心研读。”说完飘然而去。介象于是在绵山苦心修行,终于修成隐身术,后常下山施展法力,忽现忽没,忽有忽无,变化鸡、石、草、木,还不时给附近百姓铲除盗贼。当地年轻人跟之来到此洞,拜他为师,隐身术遂广泛传开。

介之推春秋时代,一作介子推、介推,晋国的贵族,晋文公的臣子。春秋时是晋国人,传说晋公子重耳因家事内争,在出亡途中饥饿难行,无处觅食,从臣介子推曾割自己股熬汤奉君解饥。在外流亡19年后,重耳于公元636年返回晋国,即侯位晋文公。文公在赏赐从王者时,竟忘了赏赐有大公的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与那些奸诈从臣,遂携母亲离开国都,辗转上了绵山隐居。后有同情介子推者,悬书宫门为他不平,其文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怒,终不所见处所!”晋文公看了说:这是指介子推呀。由于我为王市安定大计而思虑,没有考虑到他的功劳!遂派人四处寻找。后知介子推已死于绵山,晋文公为表自己的过失,旌表功臣,将环绵山封为介推田,号为介山。后又有传说:介子推隐居后,晋文公曾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介不出,母子相抱被烧死。过人为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节前二日不举火,进冷餐。寒食节风俗流传至今。

百家姓大全为您提供介姓起源、名人分布及起名大全。介姓,介氏,介姓起源,介姓名字,介姓名人,介姓分布,介姓郡望堂号,介姓起名

介姓学者

收录 82 人
以上为部分曾发表过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图书等类型学术文献的介姓学者,数据源自网络。

介姓起名大全

羿

宿怀

寿

广

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宗政濮阳淳于单于太叔申屠公孙仲孙轩辕令狐锺离宇文长孙慕容鲜于闾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车

颛孙端木巫马公西漆雕乐正壤驷公良拓跋夹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东郭南门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东门西门南宫第五,百家姓终。

热门查询 姓名测试打分 老黄历 黄道吉日 在线定制英文名 2025年4月7日黄历 2025年4月8日黄历 2025年4月9日黄历 2025年4月10日黄历 2025年4月11日黄历 2025年4月12日黄历 2025年4月13日黄历 2025年5月黄历 食物相克 川菜 鲁菜 粤菜 苏菜 浙菜 闽菜 湘菜 徽菜 北京天气 上海天气 香港天气 广州天气 深圳天气 台北天气 澳门天气 天津天气 沈阳天气 大连天气 南京天气 苏州天气 杭州天气 武汉天气 重庆天气 成都天气 无锡天气 宁波天气 合肥天气 厦门天气日常生活 汇率查询 手机号码归属地 邮编查询 天气预报 家常菜谱大全 PM2.5查询 区号查询 2025年放假安排 升降旗时间 人民币存款利率表 常用电话号码 国家地区查询 机构邮政编码 台湾邮编查询 汽车标志图片大全 数字大写转换 大学查询 快递查询 (共18个)占卜求签 观音灵签 黄大仙灵签 易经六十四卦 二十八星宿 生男生女预测表 姓名缘分测试 诸葛神算 关帝灵签 吕祖灵签 妈祖灵签 车公灵签 王公灵签 文王神卦 灵棋经 称骨算命 预测吉凶 指纹算命 (共17个)民俗文化 老黄历 百家姓大全 姓名测试打分 十二生肖 周公解梦 歇后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三字经 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民间谚语 历史上的今天 解密生日 万年历 地母经 (共14个)交通出行 列车时刻表 尾号限行 实时路况查询 地铁线路图 中国电子地图 交通违章查询 交通标志大全 车牌号查询 北京时间 机场三字码查询 (共10个)学习应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诗词大全 英文缩写大全 英语单词大全 在线翻译 英文名 科学技术名词 五笔字根表 笔画数查询 偏旁部首查询 汉字拼音查询 区位码查询 郑码编码查询 仓颉编码查询 四角号码查询 中文电码查询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在线编码解码 专业英汉汉英词典 科学计算器 摩尔斯电码 圆周率 (共24个)休闲娱乐 谜语大全及答案 脑筋急转弯 绕口令大全 号码吉凶 竖排古文 外星年龄 外星体重 (共7个)站长工具 IP地址查询 二维码生成器 进程查询 密码强度检测 ASCII码对照表 时间戳转换工具 下载地址加密解密 (共7个)身体健康 安全期计算器 食物营养成分 符号 bmi (共4个)
©2025 911chaxun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