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川
拼音chuān
人口约 5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889 位。
位于剧姓 之后,威姓 之前。
川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889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川姓 起源
川姓川姓起源一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山区河流称谓,属于以地貌特征为氏。巛,即川的古体字,指山谷间的大型河流,区别在于川相对比较直,而巛则比较蜿蜒,且落差皆比较大,水势磅礴。
古人崇尚自然,取自然地貌特征为姓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即有叫“巛”的人物纪年记录,当为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后以简笔“川”为氏,读音作chuān(ㄔㄨㄢ)。
川姓川姓起源二
源于姜姓,出自古代蚩尤部三苗后裔三巛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清朝姓氏学家张澍在《姓氏五书》中判断:“古有三巛姓,川姓宜为三巛氏所改。”
古代传说,上古时代,姜姓蚩尤部曾与炎帝争夺领导权,竟将炎帝赶下宝座,后复与黄帝大战,遂败,为黄帝擒杀。余部化为三苗,远播西北、西南地区,有一支迁居于三巛(今云南丽江),取地为姓氏,称三巛氏,后省文简化为汉字单姓巛氏,简笔为川氏,读音作chuān(ㄔㄨㄢ)。
川姓川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巛师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巛师”,是西周初期由周公旦所置的官位,隶属于夏官。巛师专职掌管川泽名物及邦国献纳水产珍异之事物,要求担任此官职的人必须通晓川泽厉害,熟知川泽名称。在典籍《周礼·夏官》中记载:“巛师掌川泽之名,辨其物与其厉害,而颁之于邦国。”巛师之下设有中士两人,下士四人,府两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辅助巛师进行川泽管理。
在巛师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巛氏,后多简笔为川氏,读音作chuān(ㄔㄨㄢ)。
川姓川姓起源四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巛衡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巛衡”,别称“水虞”,在殷商时期称作“司水”,亦是西周初期由周公旦所置的官位,隶属于地官。巛衡专职负责巡视诸川泽,并收集川泽产物以供祭祀、招待宾客等。朝廷要求巛衡必须熟知川泽之长度、广度以及源头等,并负责管理,有破坏水源者可以直接执而杀之、罚之。并与水工一起监视水患,但不负责治理。在典籍《周礼·地官》中记载:“巛衡,巡川泽之禁令……犯禁者执而诛罚之。”巛衡以下,按每条大川、大泽(湖)设分支管理机构,每川(泽)有下士十二人,史四人,胥十二人,徒一百二十人。中、小规模的川、泽管理机构人员,则由巛衡视情况酌减。
在巛衡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巛氏,后多简笔为川氏,读音作chuān(ㄔㄨㄢ)。
川姓川姓起源五
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公子陈胡公之后,属于以官爵称谓为氏。陈胡公,名满,字少汤,系舜帝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三世孙。商朝末年,舜帝的第三十二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他制陶的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欢心。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追封先贤遗民时,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於陈(今河南开封、安徽亳州之间),国号为陈,封为侯爵。按照宗法制度和胙土命氏的惯例,赐命之为陈氏,遂称陈满,谥胡公,史称陈胡公,为陈氏的得姓始祖。周武王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备以三恪,奉祀舜帝。陈胡公(满)的裔孙中有个陈轸,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楚国谋臣。
周慎靓王姬定三年(公元前317年),秦国在一次战争中打败了韩国,在浊泽(今河南浚县)俘虏了韩国的两个大将叟鯼、申差。韩国谋臣公仲朋向韩宣惠王(公元前332~前312年在位)献计,用韩国的一座名城和一些兵器为议和条件,联合秦国向南出兵去攻打楚国,这样秦国就顾不得打韩国了。此计一出,竟使楚国一时处在秦、韩两国军队联合进攻的状况下。楚国谋臣陈轸在分析了敌方的国情后,向楚怀王熊槐(公元前328~公元前299年在位)献缓兵之计:一方面告示全国,调兵遣将,大张旗鼓地扬言要去救韩国;一方面秘密派遣使者,携带很贵重的礼品献给韩国,以期阻止秦、韩两国合兵。韩宣惠王果然中计,听信了楚国要来救援韩国的假言,遂派人与秦国断交。秦惠文王嬴驷(公元前338~前311年在位)大怒,反派兵进攻韩国,而楚国则坐山观虎斗。结果,一如陈轸所料,韩国大败。陈轸的缓兵之计运用成功,解除了楚国被两面夹击的态势,被楚怀王封为颍川侯,是为颍川陈氏始祖。
在陈轸的庶支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爵位为姓氏者,称颍川氏,后省文简化为颍氏、川氏,“川”的古字为“巛”,遂为巛氏,读音作chuān(ㄔㄨㄢ)。
川姓川姓起源六
源于地名,出自先秦末期三川郡,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古代,人们称“濬く巜之水会为川也。”就是指由多条支流汇合起来的大河,称作川。据史籍《史记·秦始皇纪》记载:“秦王灭二周,置三川郡。”
周烈王姬喜七年(公元前369年),周烈王逝世,他的弟弟姬扁登位,是为周显王。此时的周王朝已经奄奄一息,各诸侯国根本不将其当作一回事了。
周显王五年(公元前364年),周显王主动祝贺秦献公嬴连(嬴师隰)即位,秦国的政治地位因此迅速抬升,秦献公就此称霸。
周显王九年(公元前360年),周显王又主动送上了用来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胙肉,讨好秦献公。
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秦国在周王朝与诸侯会盟。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年),周显王把诸侯之长“方伯”这个名称送给秦孝公。
周显王三十三年(公元前336年),周显王又祝贺秦惠文王赢驷即位。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周显王又送上了用来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胙肉。
周显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秦惠王自己称王。自此以后,诸侯都各自称王了。
周显王四十八年(公元前321年),周显王逝世,儿子姬定即位,是为周慎靓王。周慎靓王在位六年后逝世,儿子姬延即位。是为周郝王。周郝王在位时,东西两周分裂,各自为政。周郝王又把国都迁到了宗周。当时,位于西周的周武公姬共之的太子死了,还有五个儿子都是庶出,没有嫡子可以立为太子,周武公很头疼。楚国下卿司马翦对楚怀王熊槐说:“咱们不如用土地资助公子咎,替他请求立为太子。”另一位楚大夫左成说:“不行!如果我们用土地资助了公子咎,而西周却不听我们的,这样您的主意就行不通了,与西周的交情也疏远了。我们不如去问问周君,到底想要立谁为太子,然后悄悄地告诉给司马翦,然后司马翦再让楚国资助给他土地。”结果,西周真的就立公子咎为太子。
周郝王八年(公元前307年),秦国发兵攻打宜阳,楚国则派兵去援救。当时楚国以为西周是帮助秦国的,所以想顺带攻打西周。大夫苏代则为西周游说楚怀王说:“您怎么知道西周是帮助秦国的?说西周帮助秦国比帮助楚国更出力的人,是想让西周投到秦国方面去,所以人们都把西周、秦国放在一起说‘周秦’啊。西周如果觉得自己解脱不了,就必定投向秦国一方,那可就真是帮助秦国取西周的妙计呀。我为大王考虑,西周为秦国出力,您要好好待他;不为秦国出力,您依然好好待他,这样,才能让西周与秦国疏远。如果西周与秦国绝了交,就一定会投向楚国郢都的。”楚怀王听从了苏代的意见,放弃了攻打西周的计划。之后,秦国向东周和西周借道,想通过两周之间的地区去攻打韩国。周郝王担心:借了道会得罪韩国,不借又会得罪秦国。大夫史厌便对周郝王说:“为什么不派人去见韩公叔呢?就对韩公叔说:‘秦国敢穿过周地去攻打韩国,是由于信任东周。您为什么不给周一些土地,并派出人质前往楚国呢?’这样,秦国一定会怀疑楚国,不相信周君,也就不会攻打韩国了。您再派人去对秦国说:‘韩国非要给我们周一些土地,想以此来让秦国怀疑周君,周不敢不接受。’秦国也就没有说词儿,不让周接受韩国的土地了,这样就既得到了韩的土地,又是听命于秦国了。”从此以后,两周只能在各诸侯强国之间左右摇摆,以乞求生存。秦国召见西周君,西周君不愿意去,就派人对韩王说:“秦国召见西周君,他是想攻打大王的南阳,大王为什么不派兵驻守南阳?周君将以此为借口不到秦国去。周君不到秦国去,秦国就一定不敢渡河来攻打南阳了。”东周和西周打仗,韩国派兵去救援西周。有人为东周游说韩王说:“西周原先是天子的国都,有许多钟鼎宝器和贵重的宝物。您如果控制住军队不出动,就可以让东周感激您,又可以使您尽得西周的宝物。”周郝王被称做成君。楚军包围了韩国的雍氏,韩国向东周要兵器和粮草,东周君姬班害怕了,叫来苏代把这事告诉了他。苏代说:“您何必为这件事担忧呢!我能使韩国不向东周要兵器和粮草,又能让您得到高都。”东周君说:“你如果能办到,我可以把国政交给你。”苏代会见了韩相国公仲侈说:“楚国包围了雍氏,原来计划三个月攻下,如今已经五个月了,还攻不下来,这说明楚兵已经疲惫了。现在您向周要兵器粮草,就是向楚宣告您自己已经疲备了。”韩相国说:“对。可是使者已经派出去了。”苏代于是说:“为什么不把高都送给东周呢?”韩相国非常生气,说:“我不向东周要兵器粮草也就够可以了,为什么还要把高都送给东周呢?”苏代说:“把高都送给东周,东周就会转过来投向韩国,秦国听了一定很恼火,怨恨东周,与东周断绝使者的往来,这样就等于是拿一个破烂的高都换来一个完整的东周。为什么不给呢?”韩相国听了大乐说:“好。”果然把高都送给东周了。
周郝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81年),大夫苏厉对周郝王说:“秦国攻克了韩国、魏国,打败了魏国大将师武,往北攻取了赵国的蔺、离石二县,这些都是白起干的。这个人善于用兵,又有天命佑助。而今他又带兵出伊阙塞去攻打梁国,如果梁国被攻破,那么西周就危险了。您为什么不派人去劝说白起呢?您可以讲楚国养由基的故事给他听,然后说:如今,您攻克了韩国、魏国,打败了师武,往北攻取了赵国的蔺、离石二县,您的功绩是很大了。现在您又带兵出伊阙塞,过东西两周,背对韩国,攻打梁国,这一次如果打不胜,就会前攻尽弃。您不如假称有病,不要出伊阙塞去攻打梁国了’。”
周郝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秦国攻破了魏国的华阳。东周的大夫马犯对东周君说:“请允许我去让梁国给东周筑城。”他跑去对梁王嬴甚说:“周王病了,如果他真的死了,我也一定活不成。请让我把九鼎献给大王,您拿到了九鼎之后希望能想办法救我。”梁王说:“好。”于是给他一批士兵,声称是去保卫东周。马犯又去对秦昭襄王嬴则(嬴稷)说:“梁国并非是想保卫东周,而是要攻打东周。您可以派兵到国境去看看。”秦国果然出兵。马犯又去对梁王说:“周王病好了,九鼎的事没有办成,请您让我在以后找适当的机会再献九鼎吧。但是现在您已经派兵到东周去了,诸侯都起了疑心,怀疑您要伐东周,以后您办事将不会有人相信了。不如让那些士兵为东周筑城,借此把诸侯怀疑您要伐东周的事端盖住。”梁王说:“好。”于是就让那些士兵给东周筑城。
周郝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周郝王在秦国的说客对周冣说:“您不如称赞秦昭襄王的孝道,趁便把应地献给秦国作为太后的供养之地,秦昭襄王一定很高兴,这样您和秦国就有了交情。交情好了,周君一定认为这是您的功绩;交情不好,劝周君归附秦国的人一定会获罪。”后来秦昭襄王要去攻打西周,周冣果然对秦昭襄王说:“如果为大王您考虑,那就不应该去攻打西周。攻打西周,实在利益不多,却使您的名声让天下人都害怕。天下人都因为秦国攻打西周的名声而害怕,一定会往东边去与齐国联合。您的军队在西周打得疲惫了,又使天下都去与齐国联合,这样,秦国就称不了王统一不了天下了。天下正希望使秦国疲惫呢,所以鼓励您去攻打周。如果秦国和诸侯都疲惫了,那样您的教命就不会通行于诸侯了。”
周郝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韩、赵、魏三国与秦国相对抗。西周派相国御展前往秦国,因为怕遭到秦国的轻视,就半路返回来了。有人对御展说:“秦国是轻视您还是重视您,这个还不能确料。秦国是想要了解那三国的实情。您不如赶快去拜见秦王,就说‘请让我来给您打探东方三国的变化’,秦昭襄王一定会重视您。如果秦昭襄王重视您,就表明秦国重视西周,西周因此也取得了秦国的信任。至于齐国对西周的重视,那么早就有周冣和齐国联络好了。这样,西周就可以永远不会失去与强国的交情。”秦昭襄王果然信任了西周,就转而发兵去攻打韩、赵、魏三国。
周郝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军攻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周郝王很害怕,就背叛了秦国,与东方各诸侯相联合,率领天下的精锐部队出伊阙塞去攻打秦国,使得秦国与阳城之间无法相通。秦昭襄王因此大怒,派大将军摎攻打西周。周郝王跑到秦国,叩头认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都献给了秦昭襄王。秦国接受了周郝王献的人口、土地,便放他又回到西周去了。其后周赧王久不视事,国权已为西周公与东周公把持,西周公据洛阳,东周公据巩邑。到了东周君姬班、周郝王姬延二人逝世后,西周一地的民众就纷纷向东方逃亡。秦国于是轻易地收取了九鼎和其他珍宝器物,又把西周公迁到狐地。此后第七年(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嬴异人又干脆灭掉了东周公。东西两周就全都归属于秦国了,周王朝的祭祀从此断绝。三川郡,就是后来的河南郡。后来的秦始皇嬴政因其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这三条大河,故而命名为三川郡。
三川郡的住民多是原周王朝的故民,周灭国后,有许多遗民不许再称姬姓,多被秦王以郡名命作三川氏,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川氏。
注:
三巛氏与三川氏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联,要注意分别。
川姓川姓起源七
源于地名,出自先秦时期秦国巴蜀四川,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四川”之名,黄公绍在《古今韵会举要》中指出:“宋朝时有成都府、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立名也。”实际上,在周慎靓王姬定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赢驷出兵西靖,灭巴、蜀二古国,之后设置了巴、蜀二郡之时,即已称有“巴蜀四川”了,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早已名声赫赫。
故巴、蜀二国之国民中,即有人以四大川为姓氏,称川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川姓川姓起源八
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古女真必兰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必喇氏,亦称别兰氏、毕力扬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必兰部,满语为Bira Hala,汉义“河川”,世居和悠(今乌苏里江入黑龙江口一带)、长白山、黑龙江、乌苏里江口。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
满族、达斡尔族必喇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改汉姓为川氏、何氏、河氏、杨氏等,川氏亦写作巛氏,读音作chuān(ㄔㄨㄢ)。
川姓 分布
川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七百七十六位,多以颍川、三川、蜀郡、巴郡、辽东、三巛为郡望。
川姓 郡望
颍川郡:夏王朝建立后,许地是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夏启建都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今河南禹州三峰山东麓)。殷商时期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河南禹州),有熊氏(今河南长葛),昆吾(今河南许昌),康(今河南禹州)。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分属韩、魏、楚。战国末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之所以名为颖川郡,是因为有一条河,名为颖水,其上游支系流经郡中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登封市、宝丰县以东,尉氏县、郾城县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市以北一带的广大地区。西汉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析许县,置颍阴县(今河南许昌魏都区)。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今河南长葛老城)、鄢陵县(今河南鄢陵彭店乡古城村)、襄城县均属颍川郡。三国时期,曹魏称颍川郡,属豫州,许昌县、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许昌为曹魏五都之一,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置许昌郡(今河南许昌张潘故城)。南朝宋景平元年(癸亥,公元423年),许昌郡城被北魏大将周几夷为平地,其地为北魏所据。北魏置颍川郡,治长社(今河南长葛老城)。西魏置许昌郡(今河南长葛老城)。东魏天平元年(甲寅,公元534年)改为颍州。东魏武定七年(己巳,公元549年)改颍州为郑州,治移颍阴(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领阳翟、颍川、许昌三郡。北齐将颍阴县并入长社,以长社为颍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改郑州为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隋晁时期改许州为颍川郡,辖十四县,颍川(今河南禹州)、长葛、许昌、隐强(今河南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诸县属之。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颍川郡为许州,鄢陵、长葛、阳翟、许昌诸县属许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许州改称颍川郡,属河南道。长社(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长葛、阳翟、许昌、鄢陵诸县属颍川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称许州。北宋初,许州,隶京西路。宋元丰三年(庚申,公元1080年),升许州为颍昌府,隶京西北路。宋大观四年(庚寅,公元1110年)称许州,隶京西北路。到了元朝时期,许昌仍为州,长社、长葛、襄城县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废长社县,并入许州,领4县,长葛、襄城属之。许州、钧州均隶开封府。明万历三年(乙亥,公元1575年)钧州改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禹州改为均平府。清朝初期,许州、禹州属河南省。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鄢陵属开封府。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许州升为许州府,临颍、郾城、襄城、长葛、密县(今河南新密)、新郑属之。许州府、开封府均隶河南省。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鄢陵县直属河南省。民国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河南许昌魏都区)。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所郑县(今河南郑州),鄢陵则直属河南省。
三川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三巛邑:即今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汉、唐时期通往西藏和印度等地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蜀汉时期丽江设遂久县。元朝时期先设茶罕章管民官,后改丽江宣慰司,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明朝初期置丽江府。清朝时期设丽江军民府。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设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12月成立丽江人民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设丽江专区,专署驻丽江县,辖丽江(驻大研镇)、永胜、鹤庆、剑川、兰坪、维西、中甸、华坪等八县及宁蒗(驻大村街)、碧江、福贡、贡山、德钦五设治局。1952年原宁蒗设治局改设宁蒗县;碧江设治局改设碧江县傈僳族自治区;福贡设治局改设福贡县傈僳族自治区;贡山设治局改设贡山县傈僳族自治区;德钦设治局改设德钦县藏族自治区。丽江专区辖九县、四自治区。1954年碧江县傈僳族自治区改设碧江县;福贡县傈僳族自治区改设福贡县;贡山县傈僳族自治区改设贡山县。将碧江、福贡、贡山3县划归怒江傈僳族自治区。丽江专区辖九县、一自治区。1956年德钦藏族自治区改为德钦县;将兰坪县划归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鹤庆、剑川二县划归大理白族自治州。1956年9月19日宁蒗县改设宁蒗彝族自治县(驻大村街)。丽江专区辖六县、一自治县。1957年将中甸、维西、德钦三县划归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专区辖三县、一自治县。1961年4月10日丽江县改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驻大研镇)。丽江专区辖二县、二自治县。1970年丽江专区改称丽江地区,地区驻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辖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驻大研镇)、宁蒗彝族自治县(驻大兴镇)二自治县及华坪(驻中心镇)、永胜二县。2002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122号):撤销丽江地区和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设立地级丽江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古城区福慧路,丽江市设立古城区,古城区辖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大研镇、龙山乡、七河乡、大东乡、金山白族乡、金江白族乡。区人民政府驻大研镇福慧路,设立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辖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黄山镇、石鼓镇、巨甸镇、白沙乡、拉市乡、太安乡、龙蟠乡、金庄乡、鲁甸乡、塔城乡、大具乡、宝山乡、奉科乡、鸣音乡、石头白族乡、仁和傈僳族、黎明傈僳族乡、九河白族乡,县人民政府驻黄山镇,丽江市辖原丽江地区的永胜县、华坪县、宁蒗黎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2005年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永胜县金官镇和梁官镇,合并设立三川镇,镇政府驻原金官镇政府驻地;撤销永胜县板桥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顺州乡,顺州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永胜县太极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涛源乡,涛源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华坪县龙洞傈僳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中心镇,中心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华坪县温泉彝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荣将镇,荣将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华坪县文乐傈僳族乡和大兴镇,合并设立兴泉镇,新设立的兴泉镇政府驻原大兴镇政府驻地。撤销玉龙县仁和傈僳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石鼓镇,石鼓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玉龙县金庄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黎明傈僳族乡,乡政府驻原金庄乡政府驻地。撤销宁蒗县红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大兴镇,大兴镇政府驻地不变。
蜀 郡:战国时期秦国置郡,治所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其时辖地在四川旧成都龙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宁府之剑阁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国,治今之成都县,自汉朝至隋朝皆因之,唐朝时期升为成都府。后治置蜀郡属国都尉,三国时期蜀郡改为汉嘉郡,故治在今四川雅安县。
巴 郡:亦称巴州,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东临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连陕西汉中;地貌多为山地和深丘。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古巴族人就在该地区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巴州是巴子国的首都。战国时期秦国取古巴子国之地置巴郡,其时辖地在今重庆市一带地区。东汉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刘璋改巴郡为巴西,治所在阆中(今四川阆中)。后另以江州(今重庆)为治所,置巴郡。南朝齐国代置垫江县,北周时期改称巴县。南北朝时期北魏建巴州,后期为楚州,隋朝时期改为渝州,又以渝州为巴郡。由于唐朝许多诗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称,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州为巴中县。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原达县地区所辖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县划出设立巴中地区,并批准巴中撤县建市,地区行署设在巴中市。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巴州成为重庆市巴南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设立地级巴中市,原巴中市改为巴州区。巴中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巴州区。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川姓 堂号
颍川堂:以望立堂,亦称颖川堂。
三川堂:以望立堂,亦称河南堂。
三巛堂:以望立堂,亦称丽江堂。
蜀郡堂:以望立堂。
巴郡堂:以望立堂,亦称巴州堂、楚州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
川姓 姓氏源流
一、川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景县、辽宁之黑山、山西之运城等地有分布。《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收载。《姓氏考略》注引清张澍之语云:“古有三川姓,川姓宜为三川氏所改。”。
二、川
川姓分布:山东新泰、台湾花莲等地均有此姓。
川姓起源:见《姓苑》。古有三川氏,川姓宜为三川氏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