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箴
拼音zhēn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2688 位。
位于这姓 之后,值姓 之前。
箴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2688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箴姓 起源
1.一出黄帝之子十二胞族之一。
《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其中有箴姓,所以此支箴姓直接出自黄帝。
封玄女氏(即天女旱魃)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封少昊白虎部之君(伏羲少昊后裔)于咸池,同赐为箴姓。
箴姓后裔有:妘姓的夷、牟、桧、鄅、根牟、逼阳,妫姓的遂国等。
2.一出春秋官职。卫有大夫箴庄子,主箴规(规谏劝戒),其后裔遂以官命姓。
《风俗通》记载:箴,姓。“有卫大夫箴庄子。”
《元和姓纂·二十一侵》云:“楚大夫箴尹克黄之后,子孙以官为氏。”因为卫国和楚国公族都是黄帝后裔,所以此支箴姓也是源于黄帝。
箴姓 分布
箴姓发源于今山西箴沃一带,在得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繁衍生息于此。战国时,三国分晋,箴姓有因仕宦关系或其他原因进入今河北、河南之地者,而繁衍于祖居地之曲姓则由于种种原因或北徙今山西临汾一带,或南迁至今山西、河南间地的陕县一带,进而进入陕西。
箴姓 姓氏源流
一、箴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姓苑》注云:“楚大夫箴尹克黄之后也,主箴规之官,以官为氏。”《姓氏考略》则称:“楚大夫箴尹斗克黄之后,主箴规之官,子孙以官为氏。”克黄既为斗氏。则知此箴氏当系出羋姓。春秋时卫有箴庄子,为大夫。(按:《中国姓氏大全》注称:“相传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箴姓为其一……”此“箴”,《续通志·氏族略》作“葴”。《古今姓氏书辩证》则作“蒧”。姑兼收以备考。
二、箴
箴姓起源:
1、黄帝25子得姓者14人,箴姓为其一。
2、系自芈姓。楚大夫箴尹克黄之后,主箴规之官,子孙以官为氏,见《姓苑》。
3、陈大夫鍼无咎奔楚,为楚箴尹,因氏,见《姓源》。
箴姓名人:
箴庄子,春秋时卫大夫。
郡望:琅邪,陈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