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联〔 聯 〕
拼音lián
人口约 2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144 位。
位于宽姓 之后,闯姓 之前。
联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144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联姓 起源
出自西周王朝户籍编制管理制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典籍《周礼·地官·族师》记载,在西周时期,管理人口户籍,以五家为一比,十家为一联。有战事时,一家抽一丁,五丁为一伍,十丁为一联,统者为联令,相当于今天的班长,辅者则为伍长,即副班长。而在管理家族部落中,以同宗二十五家为一闾,四闾为一族,统者称族长;八闾为一联,统者称联史。
联令、联史多为世袭,其直系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地官称谓为姓氏者,称联氏,闻之便知其为一地之酋。
联姓联姓起源二
源于古籍,出自汉朝初期户口编制制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自西汉初期起,起初的人口管理以人数为基本单位,十人为一联,有统者,称联长。有战事之时,一联抽一丁,十丁为一伍,统者称伍长,相当于今天的班长。后改以户为单位,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邨,十邨为一乡,三乡为一镇,成为历代沿革、行之有效的户甲制度。
联长,由甲长指派,其后裔子孙有以其职务称谓为姓氏者,称联氏,世代相传至今。
联姓联姓起源三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巴岳特氏,亦称巴乐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之一的伯要歹氏,以地为氏,世居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浩特阿巴噶旗)、巴岳特(今山西天镇)、西拉木兰(今西拉木伦河流域)等地。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者,满语为Bayot Hala,后多冠汉姓为联氏、巴氏、白氏、丰氏、陈氏、高氏、包氏、罗氏等。
联姓联姓起源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崔佳氏,满语为Cui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联氏、崔氏等。
联姓 分布
联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
今安徽省的宿迁市、台湾省的台北县,河南省的原阳市,北京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石河子市、阿克苏市等地,均有联氏族人分布。
联姓 姓氏源流
一、联(聯)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邑、平度,山西之太原,湖北之武昌,福建之浦城,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晋代有联谦,辅国将军;又有联潭,内史。
二、联(聯)
联姓分布:河北五莲、山西平陆、汾阳、河南巩县、安徽淮南、江苏武进、新疆呼图壁、台湾台北、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联姓起源:见《万姓统谱》。
联姓名人:
联谦,晋时辅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