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911chaxun查询
输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输入 gou 即可
芶姓 芶氏 芶姓起源 芶姓名字 芶姓名人 芶姓分布 芶姓郡望堂号 芶姓起名
芶姓

姓氏
拼音gǒu
人口约 6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845 位。
位于濮阳姓 之后,乡姓 之前。

芶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845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314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机查看芶姓起源,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后发送 芶姓 即可

芶姓 起源

芶姓主要源自:姬姓已姓妫姓芈姓姜姓

芶姓起源一

风姓

古帝伏羲氏之后,伏羲氏也称太皋,其时代早于黄帝时代,为风姓。其后裔中有勾疆氏族(也作“句:音 gòu”疆氏族)和钩陈氏族,其后裔族人以氏族名分别增艸为芶氏与苟氏。《中华苟姓源流》

演变:远祖古帝伏羲氏,近祖勾(句)疆氏。但是,风姓勾氏后来因世系不清,大多增艸为芶完全融合进姬 姓芶氏中了。

郡望:河内郡,河南郡,西河郡。

芶姓起源二

姬姓

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者一十四人其一为苟,为此姓之始。《国语》

演变:源于姬姓,远祖黄帝,始祖苟荀,黄帝赐姓为氏。此支后裔延续至晋末,于五胡乱华时期南迁定居南 方,后于南北朝末期开始因某些原因而区别又去口为厶为芶字,此为苟姓宗族专用字姓之始,延续至今。

郡望:河内郡,河南郡,西河郡。

芶姓起源三

己姓

此支芶姓始祖源于勾(勾也作句Gōu)芒,勾芒(重)源于姬姓,出自帝少皞氏(少昊氏)之子重,属于以官职称 谓为氏。有以下三个来源。《通志·氏族略》《宋版百家姓》

①、出自以官名为氏。据《山海经》载,古有困民之国,勾姓。为此姓之始。勾又写作“句Gōu”。其姓最早见 于《山海经》:“困民之国,勾姓”。此外,相传帝少昊的一个儿子名重,死后被封为木正,为五行神之一,掌 管天地万物的生老病死,号称勾芒。他的后世子孙以“”为姓。勾姓延续到南宋时为避宋高宗赵构的名讳,有增艸为芶姓、有改为“”(音不变,读勾Gōu)、有加釒旁为钩姓、有加木旁为构姓

②、出自以官名为姓(即同上“①”说)。据《路史》载,相传,远古时期少皞氏的儿子重曾作为勾芒官,为 五行神之一,为木正,主管树木。重的后代就用他的官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今写作句姓

③、出自为避帝讳所改。南宋时,为避高宗赵构之讳,有勾氏增艸为芶(Gōu)姓。有勾氏改为句(Gōu) 氏,后加艸字,改为苟(Gòu)姓。

演变:源于已姓,远祖黄帝,近祖少昊,始祖重﹝勾芒﹞,以先祖名号为氏,分别于五胡乱华及南北朝时期 陆续南迁定居南方与南方勾姓相互融合,后于南宋朝期间避赵构讳而增艸为芶姓延续至今。

郡望:华阳郡、建宁郡(益州郡)、平阳郡。

芶姓起源四

妫姓

相传舜之后有“句:音Gōu”(句也作勾)氏,其后裔中增艸为部首为苟氏。见《路史》

演变:源于妫姓,远祖黄帝,近祖颛顼,始祖句望、舜帝,后裔以祖名增笔艸为苟氏。此支后裔延续至晋 末,于五胡乱华时期南迁定居南方,后于南北朝末期开始因某些原因而区别又去口为厶是为芶字为专用字姓 延续至今。

郡堂:山西郡、平阳郡。

芶姓起源五

芈姓

春秋时楚大夫之食邑于苟邑之地,以邑名苟为氏。见《路史》

演变:源于芈姓,远祖黄帝,近祖颛顼陆终,始祖熊绎,以邑名苟为氏,后于战国末年秦统一时,而西迁 西南诸蛮地区而居,后于南北朝末期开始因某些原因而区别又去口为厶是为芶字为专用字姓延续至今。

郡堂:华阳郡、建宁郡(益州郡)。芶姓起源六

荀姓

春秋时晋大夫荀氏之后避难改称苟氏。见《急就篇》

演变:源于姬姓,远祖黄帝,近祖周文王,始祖姬葡、荀林父,以苟邑为氏。此支后裔延续至晋末,于五胡 乱华时期南迁定居南方,后于南北朝末期开始因某些原因而区别又去口为厶是为芶字为专用字姓延续至今。

郡望:山西郡

芶姓起源七

苟,草名,有此草长之处多为丰饶之地,居者遂以苟为氏,见《通志·氏族略》。然有人认为此乃无据之俗 说。《姓氏辩误》

郡堂:山西郡

芶姓起源八

汉化芶

南北朝之北魏王朝改代北若干氏为苟氏,此为鲜卑族人之苟氏。见《魏书·官氏志》

演变:此支苟氏后又于苟旁加反文以敬字为姓直至唐末。此支部分后裔南迁后又去口加厶为芶氏。《敬 (Gou)姓家谱》

郡堂:山西郡、平阳郡。

芶姓起源九

妫敬芶

有陈(田)完谥号敬仲后裔于五代十国时期之后晋高祖石敬瑭,姓敬者为避名讳,析敬为茍、文二姓。《齐 东野语》《敬姓家谱》

演变:源于妫姓分支敬氏,远祖颛顼、舜帝,近祖妫满,始祖陈(田)[谥号:敬仲]完,以祖谥号为氏后因避 讳改茍氏。由于茍与苟在形上相似,近代书法混淆了茍与苟的写法(说文解字著译),此支后又去口加厶为 芶。

郡堂:平阳郡、渤海郡。

芶姓起源十

姜姓

出自远古句龙氏(注:此支为炎帝后裔)所改。东汉时,句龙氏族迁徒中原后逐渐单字化句,遂以句(音读 Gōu,古写作“勾”)为氏,称句姓。见部分《芶氏族谱》

演变:源于炎帝姜姓,远祖炎帝,近祖句龙,以先祖名号为氏,后于南宋时期避讳增艸为芶姓延续至今。

现存的勾、句,芶、苟、钩是同一宗族。

芶姓 分布

(1)远古时期

芶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春秋时,不同所出的芶姓已分布于晋、楚等国,另春秋战国时尚有卫国人大将军芶变、吴国人大夫芶告、儒家大师赵国人芶况等见诸史册,表明芶姓已分布于山西、湖北、河南、河北等地繁衍生居。另有大量勾芒后裔勾姓散居分布于巴、蜀、吴、越等国。另春秋战国时尚有越国人大夫勾如、卫国人孔子门生勾井疆、楚国人(将军)宕渠侯勾博学等见诸史册,表明姓已分布于越、吴、卫、楚、巴、蜀等地繁衍生居。

(2)秦汉朝时期

西汉时,芶姓已繁衍壮大于河内郡,河内郡人芶宾(西汉丞相魏相府主簿)娶了一个二婚妇女名李亲,其妇带来一女名王政君,后贵为汉元帝之皇后,使其同母异父弟芶参飞黄腾达,极为壮大了芶姓河内郡芶氏声望。东汉初,隗纯降汉,其将芶宇与纯徒弘农(今河南灵宝),在此之前的新莽时期,有扶风郡(今陕西兴平)人芶谏见诸史册,此两人的出现为芶姓西河郡声望做了很好的开笔,表明在此际芶姓已分布于黄河中下游诸多省份。

(3)晋朝(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

西晋河内郡人大都督芶晞位高权重及其弟芶纯青州太守见诸史册,他两兄弟的出现极大的壮大了芶姓河内郡与河南郡望做了很好的铺垫。另有其他芶姓还曾长期昌盛于山西离石、河南洛阳一代。另外还有前秦国之丞相,东海王,苻洪的芶太后、前秦宣昭帝苻坚的芶皇后及其族人前秦武卫将军芶芪、前秦左将军、领军将军芶池、前秦新平太守芶辅等人的出现,更加壮大了芶氏的声望。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时此些地方大部分芶氏族人为避免战火及灭族而随中原各姓氏而陆续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定居淮河秦岭一线以南,史称中原芶氏第一次南迁。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芶姓除入迁山东外,还南徒安徽、江苏、浙江、湖北等南方省份。另外,北魏时期,鲜卑族改来的苟姓大多徒居洛阳(此支苟氏有部分后裔后又于苟旁加反文为敬姓而生居北方),同繁衍于当地的芶姓相融合,极大的昌盛了芶姓河南郡望。

(4)隋唐时期

唐末五代时,芶姓有避战火进入四川、湖南、江西等地者。

(5)宋元时代时期

宋朝时,芶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宋元两代,华中、华南、西南之地出现了更多的芶姓。

(6)明清时期

明初,山西芶姓作为洪洞大愧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甘肃、北京、天津等地。

明朝时,芶姓大约有1万7千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四川为芶姓第一大省,占芶姓总人口的一半。

明末张献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地的芶姓播迁于今重庆、四川。清朝康乾年间以后,有山东之芶姓入迁辽宁抚顺以及黑吉两省。

(7)当今分布

当代的芶姓大约有43万人,为第220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芶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局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陕西、甘肃、湖北,这4省的芶姓大约占芶姓总人口的72%,其次分布于重庆、贵州、云南、山东等地。四川为当代芶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芶姓总人口的29%。全国形成了以川陕甘为中心的芶姓分布区。芶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思图表明:在川渝黔、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云南大部、广西西部、山东东部、辽宁南端,芶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8%以上,中心地区达到0.3%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7.6%,居住了大约68%的芶姓人群。在广西西部、云南东北部、湘颚西部、河南西南部、山西西南、陕西西南、新疆西北、、江苏北部、山东中北、河北东北、天津、辽宁大部、内蒙古西部、吉林南部,芶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4%—0.08%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1.9%,居住了大约16%的芶姓人群。芶姓人口总的血型是:O型33.3%,A型29.4%,B型28.2%,AB型8.9%。

芶姓 名人明星

芶姓 郡望

西河郡

古代所指不一。春秋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汉有西河郡,有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作为三国时期的地名,魏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有晋西,治兹氏,即今山西省汾阳。唐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山西郡

战国、秦、汉时,通称崤山、函谷以西为山西。一说太行山以西称山西。

河南郡

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东汉光武帝十五年改为河南尹。隋朝初年被废,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河内郡

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建宁(益州)郡

是中国古代地名,又称益州郡,范围在今天的云南省。这里以前是“南蛮”古王国滇国的领地,汉武帝时设立益州郡,郡治在滇池县。三国时期,蜀汉建兴三年将其改名建宁郡,迁郡治到味县(今云南省曲靖市内)。西晋初年,设立宁州,味县成为州治,而建宁郡也成为主要政治中心。南朝齐移治同乐县(今云南陆良境)。梁废。

华阳郡

华阳一词源于东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古代华阳区域大小不一。华阳因在华山之阳得名。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四川和云南、贵州一带。华阳郡,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南北朝时期南朝宋侨置,治华阳县(今陕西勉县西老沔县)。属梁州。入魏后改为实土,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勉县、宁强等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广元市境。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广元市,属益州,西魏废。

平阳郡

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

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

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渤海郡

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芶姓 堂号

郡望型堂号:西河堂、山西堂、河南堂、河内堂、建宁(益州)堂、华阳堂、平阳堂、渤海堂。

自立型堂号:祝华堂、余庆堂、四德堂、敬宗堂等堂号。

芶姓 姓氏源流

一、gǒu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西之田林、四川之南江、湖北之武昌、山西之长治、内蒙古之乌海、甘肃之酒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布依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勾”云:“勾,姓。勾字去声,宋绍兴中避高宗嫌名变音,字改易。”杨慎《希姓录》亦载:“(勾)建炎中避高宗嫌名,……或加卿(而为芶)芶湛是也。”是芶氏,或由勾姓所改;再,芶,或与苟通,或为同姓之分族。参见“苟”条。

二、

芶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芶姓起源:本姓勾,宋绍兴年间避高宗赵构之名讳,改姓芶。

芶姓 历史名人

芶姓古代名人

勾芒太昊氏的佐官木官。

芶荀黄帝之子其一,元封12姓之一。

句望帝舜之曾祖父。

勾践春秋,古越国君主。

勾如春秋,官越国大夫

芶告春秋,春秋时官吴国大夫。

芶况先秦(约公元前313—前238),晋语又名荀况。先秦政治学家,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名况,世称“苟,子”。曾被当时的人尊称为“苟卿”,西汉时避宣帝刘询名讳,改称“孙卿”。原籍赵国。

勾博学战国,楚国人,数有战功,官至左将军,后被封为宕渠侯。

芶变春秋,春秋末战国初卫国人官大将军。

芶宾西汉,西汉朝芶参之父,官西汉著名丞相魏相府之主簿。王政君之继父。

芶参西汉,西汉朝河内郡人官水衡都尉。

芶谏新朝,新莽时扶风郡人官上党太守。

芶宇东汉,东汉初军阀隗嚣部将。善战,拘温序,使温序自杀,后辅幼主隗纯,并与纯一起降汉。

芶悦东汉(148—209),字仲豫,颍川颍阴人,东汉末年史学家、政论家。

勾扶三国,字孝兴,益州巴西郡汉昌人也,三国时期蜀国官左将军、宕渠侯。

勾安三国,三国时期官蜀国将军,后降魏国封为将军,后随钟会灭蜀,因功封列侯。

芶晞西晋,西晋时河内山阳人,官阳平太守,大将军,大都督,太子太傅、录尚书事,封东平郡公。

芶纯西晋,西晋河内山阳人青州太守。

芶夫人前秦,前秦国苻雄的王妃后被其子苻坚尊为皇太后。

芶氏前秦,前秦宣昭帝苻坚的皇后。

芶奭官侍中。

芶苌十六国,十六国时前秦将,武卫将军。武都人。

芶池十六国(?-385),十六国时前秦左将军、领军将军。

芶辅十六国,十六国时前秦人,仕苻坚为新平太守。

芶乌提南北朝,道武帝时期有功绩,封吴宁子。

芶洛跋南北朝,芶颓之父,曾担任内行长。

芶孤南北朝,芶颓的从叔,北魏代人,鲜卑族。北魏明元帝时屡拜为并州刺史,封博陵公。

芶日新南北朝,芶孤从侄,北魏将领。战功赫赫,官至司空,进爵河东王。

芶颓南北朝,北魏孝文帝历任散骑常侍、殿中尚书,进爵成德侯,加后将军。太和元年,加散骑常侍,寻迁侍,中、安东将军、都曹尚书,进爵河南公。

芶恺南北朝,芶颓之子,北魏武川镇都大将,袭降封河东公。

芶资南北朝,芶颓之子,北魏武卫将军,后将军。

芶养南北朝,芶颓之子,北魏步兵校尉。

芶景蛮南北朝,芶资之子,北魏庄帝时,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芶若周南北朝,北朝北魏代郡人,芶颓弟。北魏孝文帝太和中,为安南将军,豫州刺史,封颍川侯。

芶寿乐南北朝,北魏代人,太和年间曾任怀州刺史,加安南将军,赐假爵山阳公。

芶金龙南北朝,北魏梓潼太守。芶日新北魏人,战功赫赫,将军,后官至司空,进爵河东王。

芶宝南北朝,北梁太守。

芶延十六国,后燕常山人,官太守。

芶林十六国(?-?),后秦前将军、南蛮校尉。

芶氏南朝,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朝宋文帝刘义隆之爱妃,生桂阳王刘休范,后贵为桂阳郡太妃。

芶氏南朝,南北朝时期南朝,齐朝齐武帝萧赜之才人,生南康王萧子琳,后成昭华。

芶济北朝,梁颍川人,与梁武有旧仕于北朝尝云会于楯鼻上磨墨作檄。

芶涛南宋,避帝讳改句涛。著名南宋朝大臣。进士出身,长于政务,秦桧曾多次对其进行拉拢,他辞而不就,朝臣及皇帝皆叹其忠。

芶中正南宋,避帝讳加艸改芶中正。著名南宋朝文字学家。与芶涛同朝的著名古文字学者,曾与徐,铉一,起校订《说文》。

芶希古南宋,益州华阳人。芶中正之长子。景德六年进士。

芶希仲南宋,字哀臣,益州华阳人。芶中正之次子。景德六年进,士,官中书,分司西京,太常博士。

芶梦玉南宋,南宋朝外交家,官计议官、鸿胪寺少卿。

芶与龄南宋,字寿隆,南宋滁州来安人,著名孝子。

芶太夫人元朝,元朝征南大将军云从龙之母亲,后被朝廷赠封为正一品太夫人。

芶师颜元朝,元朝官吏,任德清尹。

芶日新元朝,开封人,元代良吏。安岳县始立,任主簿。

芶文甫明朝,明朝洪武十五年以儒士官御史

芶俊明朝,明朝彰武人,明朝弘治年间任中江县主簿。

芶沔明朝,明朝通州人,明朝正德年间汝宁府同知。

芶璋明朝,四川省通江县长滩人,生于明朝成化元年,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明孝宗亲自点将芶璋任明朝南京司马,统领南京诸军,卫戍南京。

芶汝安明朝,山西蒲州人,字省夫,号小川子。初任浚县教谕,嘉靖十年任灵宝知县。对县政颇有振,举,后擢监察御史,任四川佥事。

芶延庚明朝,四川峨眉人,字季寿。明朝嘉靖十年辛卯科进士。凤岭镇县南四十五里。有巡司戍,守。又县东二十里有芙蓉寨,又东十里为铁钉寨,县西六十里有香炉寨,皆居民保聚处。《志》云

芶颓明朝,四川阆中人、字希颜,明朝嘉靖庚戌进士,任御史、历太仆寺卿。

芶绳武明朝,四川营山县、仪陇县人,明朝隆庆年间中举人,授泾阳县训导。

芶好善明朝,明朝西安府醴泉县人,进士,历任潞安府长治县令,后拜,济南知府。

苟华南清朝,又名苟莲峰,四川南部县人。清朝乾隆年间绍兴中进士,加反文改为敬氏。

芶文明清朝,清嘉庆元年至九年白莲教起义又称“川楚白莲教起义”首领。

芶文润清朝,清嘉庆元年至九年白莲教起义又称“川楚白莲教起义”首领。

芶姓近代名人

芶扬威(1809—1871),字翼亭,四川达县河市镇人。青年时弃文习武,遂以弓马入县庠,结业后从军。历任把,总、千总、贵州都司、贵州抚标中军参将、副将、贵州上江协镇、保记名总镇、保记名提督。

芶炳文贵州人,1864年清军绿营团首。

芶光珍贵州人,1865年迎水栈寨寨首兼通平团团首。

勾昌泰贵州湄潭县清军一心团团首。

勾进武贵州务川县清军团首。

芶春培四川灌县人,光绪十六年三甲一百八十五名。

百家姓大全为您提供芶姓起源、名人分布及起名大全。芶姓,芶氏,芶姓起源,芶姓名字,芶姓名人,芶姓分布,芶姓郡望堂号,芶姓起名

芶姓学者

收录 23 人
以上为部分曾发表过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图书等类型学术文献的芶姓学者,数据源自网络。

芶姓起名大全

羿

宿怀

寿

广

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宗政濮阳淳于单于太叔申屠公孙仲孙轩辕令狐锺离宇文长孙慕容鲜于闾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车

颛孙端木巫马公西漆雕乐正壤驷公良拓跋夹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东郭南门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东门西门南宫第五,百家姓终。

热门查询 姓名测试打分 老黄历 黄道吉日 在线定制英文名 2025年4月6日黄历 2025年4月7日黄历 2025年4月8日黄历 2025年4月9日黄历 2025年4月10日黄历 2025年4月11日黄历 2025年4月12日黄历 2025年5月黄历 食物相克 川菜 鲁菜 粤菜 苏菜 浙菜 闽菜 湘菜 徽菜 北京天气 上海天气 香港天气 广州天气 深圳天气 台北天气 澳门天气 天津天气 沈阳天气 大连天气 南京天气 苏州天气 杭州天气 武汉天气 重庆天气 成都天气 无锡天气 宁波天气 合肥天气 厦门天气日常生活 汇率查询 手机号码归属地 邮编查询 天气预报 家常菜谱大全 PM2.5查询 区号查询 2025年放假安排 升降旗时间 人民币存款利率表 常用电话号码 国家地区查询 机构邮政编码 台湾邮编查询 汽车标志图片大全 数字大写转换 大学查询 快递查询 (共18个)占卜求签 观音灵签 黄大仙灵签 易经六十四卦 二十八星宿 生男生女预测表 姓名缘分测试 诸葛神算 关帝灵签 吕祖灵签 妈祖灵签 车公灵签 王公灵签 文王神卦 灵棋经 称骨算命 预测吉凶 指纹算命 (共17个)民俗文化 老黄历 百家姓大全 姓名测试打分 十二生肖 周公解梦 歇后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三字经 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民间谚语 历史上的今天 解密生日 万年历 地母经 (共14个)交通出行 列车时刻表 尾号限行 实时路况查询 地铁线路图 中国电子地图 交通违章查询 交通标志大全 车牌号查询 北京时间 机场三字码查询 (共10个)学习应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诗词大全 英文缩写大全 英语单词大全 在线翻译 英文名 科学技术名词 五笔字根表 笔画数查询 偏旁部首查询 汉字拼音查询 区位码查询 郑码编码查询 仓颉编码查询 四角号码查询 中文电码查询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在线编码解码 专业英汉汉英词典 科学计算器 摩尔斯电码 圆周率 (共24个)休闲娱乐 谜语大全及答案 脑筋急转弯 绕口令大全 号码吉凶 竖排古文 外星年龄 外星体重 (共7个)站长工具 IP地址查询 二维码生成器 进程查询 密码强度检测 ASCII码对照表 时间戳转换工具 下载地址加密解密 (共7个)身体健康 安全期计算器 食物营养成分 符号 bmi (共4个)
©2025 911chaxun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