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911chaxun查询
输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苍梧 姓起源,输入 苍梧cang wu 即可
苍梧姓 苍梧氏 苍梧姓起源 苍梧姓名字 苍梧姓名人 苍梧姓分布 苍梧姓郡望堂号 苍梧姓起名
苍梧姓

姓氏苍梧〔 蒼梧 〕
拼音cāng wú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

苍梧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机查看苍梧姓起源,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后发送 苍梧姓 即可

苍梧姓 起源

单一渊源:源于地名,出自上古舜帝殁世之地苍梧之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淮南子》记载:苍梧,以地名为氏。有苍梧绕。<孔子家语>、<水甫先生复姓志>作苍梧娆。上古时期的“苍梧娆”、或“苍梧绕”,就是某些史书中记载的“壮古佬”、“牂柯佬”,三者读音一致,也就是古老的苍梧国,国人即壮族先民之一,以地名称呼其族。在古代壮族人的先民中,有一支百越族的分支骆越人,其在强盛时曾建立了都城,史称其都城在苍梧,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玉林市兴业县和贵港市之间。

实际上,自古以来称“苍梧”之地有三:

江苏之苍梧:

在典籍《孔子家语·五帝德》中记载孔子的话说:“舜嗣帝五十载,陟方岳,死于苍梧之野而葬焉。”这在典籍《礼记·檀弓上》中也称:“舜葬苍梧之野,盖二妃未之从也。”按明朝文学家何孟春所注:“海州东海县有苍梧山。”舜帝到“苍梧之野”去时,两个妃子并没有跟随而行,说明苍梧之野距离舜都并不十分遥远,如果舜帝外行遥远,则二妃肯定是会跟随照顾的。明朝时期的海州,即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据屈原《离骚》所言:“朝发轫于苍梧兮,夕吾至乎悬圃。”所说的“悬圃”在昆仑山中,为日落之地,故对应的“苍梧”应该在东方,是为日出之所。从当时楚国都城所处位置相对,显然屈原《离骚》所指的“苍梧”就是在东方的连云港境内之苍梧山。故而东汉学者崔季珪在《述初赋》中也“言郁洲者,故苍梧之山也”。郁洲,是苍梧山的别名。唐朝李白有“白云愁色满苍梧”,宋朝苏东坡有“郁郁苍梧海上山”等名诗,说明在连云港境内的苍梧山之名从春秋战国到唐、宋以降一直都在使用,直到明朝中期方改名为云台山,是为千古名山,如今则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湖南之苍梧:

舜的死因和葬地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说他因为勤于民事而死于野外的,有说因征三苗而死的,有说因去西方教化七戎而死在路上的,有说死于鸣条的(今山西安邑)。按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说法:“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九嶷山,亦称苍梧山,位于古代零陵郡南部,宁远县境内,属南岭山脉之萌渚岭,纵横两千余里,南接罗浮,北连岳阳,即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因山有九峰皆相似而称作九嶷。今山上还有一块宋朝时期转刻的东汉蔡邕所撰九嶷山碑文,记述了舜帝葬于此的情况。舜帝陵位于舜源峰北麓,陵前有庙,建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清时期累加修葺,现存建筑大多为清朝所建。庙后有碑亭一座,亭内竖有隶书“帝舜有虞氏之陵”的石碑一通。1993年4月,舜帝庙重建工程开工,建筑面积达六万平方米,设计殿宇数座,外以宫墙环绕,气势蔚为壮观,表达了今人的缅祖之情。

广西之苍梧:

远古历为百越之地,后为苍梧郡地,泛指古代岭南地区。汉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苍梧郡、广信县。今县境曾为汉广信县、猛陵县(唐朝时期改孟陵县)、三国新宁县(后改为宁新县)、晋农城县(后改为遂城县)属地。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广信县为苍梧县。以后各朝各代均为州、道、路、府的治所,从此,苍梧便专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境一带地区,亦称梧州。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县设府,苍梧县并入梧州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复道,复设苍梧县,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古代居苍梧之地的住民中,多有以舜帝殁世之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苍梧氏,以悼舜帝先德,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苍氏仓氏梧氏,亦有仍称为复姓苍梧氏者,世代相传至今,汉族、畲族、壮族等诸民族中皆有,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苍梧氏以及分衍的苍氏仓氏、梧氏族人皆尊奉舜帝为得姓始祖。

苍梧姓 分布

苍梧氏复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群体,至今仍在称呼使用,亦多省文简改为单姓苍氏、梧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苍氏名列第六百五十九位,仓氏名列第七百十七位。苍梧氏起源很早,但就诸苍(仓)的活动范围看,汉、唐时期由南向北方向发展,并以武陵、苍梧为主体郡望,并在今湖南、广西地区形成名门望族。

今湖南省的常德地区、湘西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梧州市、柳州市、桂林市地区,广东省的汕头市南奥岛、粤西地区,海南省,江苏省的南京市、盐城市射阳县、淮安市涟水县,陕西省的西安市,河北省的张家口市、保定市易县、蠡县,浙江省的杭州市,辽宁省的大连市,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察布市,北京市,上海市,四川省的成都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台南市,新加坡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等地,均有该支苍氏、仓氏、梧氏、苍梧氏族人分布。

苍梧姓 郡望

武陵郡:即今湖南省的常德市地区。常德历史悠久,公元前三十万年,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县澧南乡、张公庙镇、津市市窑坡乡、石门渫水下游一带以及鼎城区灌溪镇岗市等处有旧石器时期的遗迹四十多处,经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锤、石球、尖状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这些简陋的原始工具采集果实,猎取野兽。秦昭襄王三十年(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国蜀郡太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东筑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开始,迄今两千二百余年历史。史称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军府、七代藩封之地,辖区远及湘西北、鄂西南、黔东北、桂东北地区,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秦朝时期,常德属黔中郡,郡衙设临沅县。西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隶属荆州刺史部。东汉光武帝时期恢复武陵郡,汉建武二十六年(庚戌,公元50年)郡治从义陵(今湖南淑浦)又迁往临沅县。汉顺帝阳嘉三年(甲戌,公元134年),荆州刺史部移治于索县(今湖南常德鼎城区断港头城址村)。三国时期,常德归吴国管辖,仍名武陵郡,隶属荆州。西晋,常德市分属武陵、天门、南平三郡。唐朝时期,武陵、澧州隶属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为鼎州,改澧州为澧阳军州,均隶属荆湖北路。宋徽宗政和七年(丁酉,公元1117年),升鼎州团练为常德军节度使。“常德”取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言命谴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于此。南宋乾道元年(乙酉,公元1165年),鼎州升为常德府。元朝时期,常德府、澧阳军州分别改为常德路、澧阳路,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复常德府,澧阳路改为澧阳府,皆隶属湖广布政司分守上荆南道。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将澧阳府降为澧州。清朝雍正七年(己酉,公元1729年),升澧州为直隶州,常德府、直隶澧州同隶属于岳常澧道。至清朝末期,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直隶澧州辖石门、慈利、安乡、安福、永定五县。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设常德专区,专署驻常德县。辖常德、临澧、澧县、安乡、南县、华容、桃源、慈利、石门等九县。1950年由常德县析置常德市,由澧县析置津市市。常德专署驻常德市,辖两市、九县。1952年原益阳专区所属益阳市及益阳、沅江、安化、汉寿、桃江(驻桃江镇)五县划入常德专区,辖三市、十四县。1953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改由省直辖。1958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划归常德专署领导。1959年常德市交由常德县领导;益阳市交由益阳县领导;津市市交由澧县领导。1961年常德县领导的常德市、益阳县领导的益阳市、澧县领导的津市市均交由常德专署领导。1962年将益阳市及益阳、华容、沅江、南县、安化、桃江等六县划归益阳专区,常德专区辖两市、八县。1963年撤销津市市并入澧县,常德专区辖一市、八县。1970年常德专区改称常德地区,地区驻常德市,辖常德市及常德(驻常德市)、临澧、澧县、安乡、汉寿、桃源、慈利、石门等八县。1979年恢复津市市,常德地区辖两市、八县。1988年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18号),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常德市升格为地级市。常德市设立武陵、鼎城两区。武陵区的范围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县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门桥四个镇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岗、河洑、芦获山五个乡;原常德县其余的三十六个乡镇为鼎城区的行政区域。常德市辖桃源、石门、沣县、汉寿、慈利、临沣、安乡七县。津市市由省直辖。1988年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复,撤销常德地区建省辖常德市。

苍梧郡:古苍梧郡的治所在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周王朝时期,为苍梧百越之地,后为楚国属地,苏秦曾说楚威王曰:“南有苍梧”,指的就是岭南苍梧百越之地。秦始皇二十八年(壬午,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大将屠睢为主帅、年轻的赵陀为副统帅,率领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百越民族的顽强反抗,自己也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并和赵陀一起率领大军经过四年努力,于秦始皇三十三年(丁亥,公元前214年)初步完成了平定岭南的大业。汉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岭南百越皆降,汉武帝遂置苍梧郡、广信县。今苍梧县境曾为汉朝的广信县、猛陵县,其时秦将留驻岭南的赵陀割据苍梧,封其族人为苍梧王,皆指该郡地。三国时期为东吴的新宁县(后改为宁新县),晋朝时期为农城县(后改为遂城县)。隋朝时期徙治封川,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隋文帝改广信县为苍梧县。唐朝时期复还故治,改孟陵县,后称梧州。宋朝时期改梧州为苍梧郡。到元朝时期废黜,复称梧州。自此以后,各朝各代均以苍梧县为岭南地区州、道、路、府的治所,从此,苍梧便专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境一带地区,隶属梧州。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县设府,将苍梧县并入梧州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设道,复设苍梧县一直沿用至今。

苍梧姓 堂号

武陵堂:以望立堂。

苍梧堂:以望立堂。

创文堂:出自上古时黄帝史官苍颉(仓颉),据说苍颉出生时很奇特神圣,有四目能观鸟兽之迹,遂按鸟兽之形态而创造象形文字,以取代能结绳记事的旧法。“苍颉造字”一说久而流传,苍氏人家遂以“创文”为堂号,一直沿用至今。

苍梧姓 姓氏源流

一、苍梧(蒼梧)cāng wú

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苍吾”云:“一作‘苍梧’。以地为氏。”古有苍梧郡,其地在今广西梧州苍梧县及与广东紧邻地区。

百家姓大全为您提供苍梧姓起源、名人分布及起名大全。苍梧姓,苍梧氏,苍梧姓起源,苍梧姓名字,苍梧姓名人,苍梧姓分布,苍梧姓郡望堂号,苍梧姓起名

羿

宿怀

寿

广

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宗政濮阳淳于单于太叔申屠公孙仲孙轩辕令狐锺离宇文长孙慕容鲜于闾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车

颛孙端木巫马公西漆雕乐正壤驷公良拓跋夹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东郭南门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东门西门南宫第五,百家姓终。

热门查询 姓名测试打分 老黄历 黄道吉日 在线定制英文名 2025年4月6日黄历 2025年4月7日黄历 2025年4月8日黄历 2025年4月9日黄历 2025年4月10日黄历 2025年4月11日黄历 2025年4月12日黄历 2025年5月黄历 食物相克 川菜 鲁菜 粤菜 苏菜 浙菜 闽菜 湘菜 徽菜 北京天气 上海天气 香港天气 广州天气 深圳天气 台北天气 澳门天气 天津天气 沈阳天气 大连天气 南京天气 苏州天气 杭州天气 武汉天气 重庆天气 成都天气 无锡天气 宁波天气 合肥天气 厦门天气日常生活 汇率查询 手机号码归属地 邮编查询 天气预报 家常菜谱大全 PM2.5查询 区号查询 2025年放假安排 升降旗时间 人民币存款利率表 常用电话号码 国家地区查询 机构邮政编码 台湾邮编查询 汽车标志图片大全 数字大写转换 大学查询 快递查询 (共18个)占卜求签 观音灵签 黄大仙灵签 易经六十四卦 二十八星宿 生男生女预测表 姓名缘分测试 诸葛神算 关帝灵签 吕祖灵签 妈祖灵签 车公灵签 王公灵签 文王神卦 灵棋经 称骨算命 预测吉凶 指纹算命 (共17个)民俗文化 老黄历 百家姓大全 姓名测试打分 十二生肖 周公解梦 歇后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三字经 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民间谚语 历史上的今天 解密生日 万年历 地母经 (共14个)交通出行 列车时刻表 尾号限行 实时路况查询 地铁线路图 中国电子地图 交通违章查询 交通标志大全 车牌号查询 北京时间 机场三字码查询 (共10个)学习应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诗词大全 英文缩写大全 英语单词大全 在线翻译 英文名 科学技术名词 五笔字根表 笔画数查询 偏旁部首查询 汉字拼音查询 区位码查询 郑码编码查询 仓颉编码查询 四角号码查询 中文电码查询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在线编码解码 专业英汉汉英词典 科学计算器 摩尔斯电码 圆周率 (共24个)休闲娱乐 谜语大全及答案 脑筋急转弯 绕口令大全 号码吉凶 竖排古文 外星年龄 外星体重 (共7个)站长工具 IP地址查询 二维码生成器 进程查询 密码强度检测 ASCII码对照表 时间戳转换工具 下载地址加密解密 (共7个)身体健康 安全期计算器 食物营养成分 符号 bmi (共4个)
©2025 911chaxun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