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911chaxun查询
输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阿剌 姓起源,输入 阿剌a la 即可
阿剌姓 阿剌氏 阿剌姓起源 阿剌姓名字 阿剌姓名人 阿剌姓分布 阿剌姓郡望堂号 阿剌姓起名
阿剌姓

姓氏阿剌
拼音ā là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

阿剌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机查看阿剌姓起源,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后发送 阿剌姓 即可

阿剌姓 起源

阿剌姓阿剌姓起源一

源于蒙古族,出自大蒙古汗国监国公主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大蒙古汗国的监国公主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就是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三女儿。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出生于宋淳熙十三年(金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左右,她第一次出嫁,就奉父命嫁给了成吉思汗的结义兄弟、汪古部的首领阿刺兀思,阿刺兀思年长她近三十岁。汪古部是突厥族后裔,后来归属于金国政权,把守着著名的阴山的要塞,在军事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时,漠北的蒙古部落被称为“黑鞑靼”,漠南的汪古部却被称为“白鞑靼”,他们骁勇善战,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部落。在太阳汗的乃蛮部与铁木真的蒙古部互相征战的关键时候,双方都希望能够与汪古部结为联盟,而汪古部的首领阿刺兀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铁木真,为了表示诚意,他亲自率兵助战。孛儿只斤·铁木真得此强助,在万军阵前与阿刺兀思结为“安答”(兄弟),俩兄弟同心协力,在宋开禧元年(金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灭掉了乃蛮部落。正当阿刺兀思胜利班师回返的时候,留守家乡的部众却忽然叛变,先是杀掉了留守的阿刺兀思长子不颜昔班,接着备好陷阱,诱杀了归心似箭、毫无妨备的阿刺兀思。事出意外,孛儿只斤·铁木真之女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万万没有想到,刚刚才得知父亲与丈夫的胜利喜讯,转眼间就失去了丈夫。虽然事发突然,但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却在一片杀伐混乱中,冷静地领着阿刺兀思的大妻阿里黑、二儿子孛要合、侄子镇国趁着黑夜逃到城墙边。一个好心的守城人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们用绳索吊出城去。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带着家人,连夜远奔自己的父亲孛儿只斤·铁木真。这一年,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十九岁。

第二年即宋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的父亲成为全蒙古的大汗“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任命阿儿剌·博尔术、兀良哈·者勒蔑为官员首脑,总管汗国政务。接着发兵征服了云内州(今内蒙古包头),平定了汪古部的内乱,汪古部从此归入蒙古部,成为核心四部之一。成吉思汗当众折箭向阿刺兀思的灵魂发誓:“我有了天下却不报答你的恩德,长生天不会放过我的。”之后成吉思汗追封阿刺兀思为高唐王、阿里黑为高唐王妃。因为阿刺兀思的二儿子孛要合尚未成年,还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所以就先封阿刺兀思的侄儿镇国为“北平王”,并且把掠夺来的财物、奴隶赠送给了这位新任北平王爷。与此同时,成吉思汗再次为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主持了婚礼,将她嫁给了北平王。婚礼所用的是大蒙古帝国最高级别的礼仪。规模浩大的婚礼过后,成吉思汗踏上了西征的路途,而且将孛要合带在身边,以便他立战功后封王。成吉思汗率大军出征之时,将帝国事务都交给著名的札剌亦儿·木华黎管理。与此同时,他任命自己的三女儿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为“监国公主”,札剌亦儿·木华黎所做一切决策、军国大事,都必须与监国公主商议,并经由监国公主的许可,方能得以实施。札剌亦儿·木华黎虽然号称四杰之首,但他对监国公主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非常尊重,对其治国才能心服口服,凡事都要经过她的最后考量,札剌亦儿·木华黎才觉得真正算是成熟稳妥的好主意,然后才付诸实施。孛要合出征西域归来,阿刺海别吉的丈夫北平王镇国已经病逝,成吉思汗让孛要合袭封北平王,并娶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为妻。宋宝庆三年(成吉思汗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逝世,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仍然履行监国公主的职权。宋宝庆四年(大蒙古国也客那颜汗拖雷元年,公元1228年),蒙古中都(今北京)出现了信安等结伙劫掠,大将王楫等奉监国公主命令率兵前去剿灭。

在史籍《元史》中这样评价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公主明睿有智略,车驾征伐四出,尝使留守,军国大政,咨禀而后行。师出无内顾之忧,公主之力居多。”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分嫁三夫,却没有儿女,但孛要合的姬妾生了三个儿子,即君不花、爱不花、拙里不花。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对待他们就象亲生儿子一样,非常贤德,而这三个孩子终生也都非常敬重孛儿只斤·阿剌海别这位大翰耳朵。孛要合逝世后,被追封为赵王。孛儿只斤·阿刺海别吉逝世后,被追封为皇祖姑赵国大长公主。孛要合和孛儿只斤·阿剌海别吉居住的王城也被称为赵王城(今内蒙古达茂旗敖伦木古城)。

君不花以大翰耳朵孛儿只斤·阿刺海别吉的名字为自己的姓氏,那就是后来著名的阿剌·罕,由此诞生一支蒙古阿剌氏,后位列蒙古七十二著姓之一。

阿剌姓阿剌姓起源三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阿喇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阿喇氏,满语为Ala Hala,汉义“山岗、大阜”,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阿氏

阿剌姓 姓氏源流

一、阿剌ā là

《姓氏词典》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其注云:“元有阿剌瓦丁。明有阿剌知院。”。(按:阿,《姓氏词典》音ē。)

阿剌姓 历史名人

阿剌姓古代名人

阿剌·罕(公元?~1281年),蒙古族,又称阿里·罕、君不花。著名元朝将领、大臣。蒙哥汗九年(公元1259年),阿剌·罕随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围攻南宋鄂州(今湖北武昌)。元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阿剌·罕随元世祖大败叛王孛儿只斤·阿里不哥于昔木土脑儿(今蒙古苏赫巴托),卓有战功。次年,阿剌·罕率部讨伐叛将李璮于济南,败之于老仓口,以功进都元帅。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阿剌·罕晋升为上万户,随从兀良合·阿术进攻南宋王朝。,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阿剌·罕率军攻破南宋樊城(今湖北襄樊),逼降襄阳。次年,随丞相巴邻·伯颜南下,统军攻郢州,破沙芜堡,取鄂州,收降沿江州郡。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阿剌·罕被加封昭毅大将军、左翼蒙古汉军上万户。旋拜中奉大夫、参知政事。继分军三道取临安,掌右翼,所向皆破。次年,迫南宋投降。在丞相巴邻·伯颜偕南宋君臣北还后,阿剌·罕受委掌军,与左丞董文炳追击宋臣张世杰及益王,攻克浙东温州、台州、处州及闽中诸郡,平江南,以参知政典行宣慰使。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阿剌·罕晋升中书省左丞,迁右丞。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阿剌·罕授拜行中书省左丞相,为诸翼蒙古军马都元帅,统率蒙汉联军十四万,准备从跨海征日本,行至庆元(今浙江庆元)时病逝于军中。阿剌·罕逝世后,元世祖追封其为曹国公,赐谥号“武定”,继而加追为曹南王,改谥号为“忠宣”。

阿剌姓 相关姓氏

阿尔 (阿爾)阿臧阿布阿巴阿崙阿尼阿自阿舍阿色阿肯阿耶阿纽 (阿紐)阿细 (阿細)阿志阿彭阿度阿库 (阿庫)阿织 (阿織)阿罗 (阿羅)阿者阿芒阿溜阿苏 (阿蘇)阿蛐阿补 (阿補)阿褐阿西阿诺 (阿諾)阿培阿坚 (阿堅)阿谢 (阿謝)阿多阿蒲阿若阿苦阿获 (阿獲)阿娜阿威阿葵阿蒋 (阿蔣)阿夺 (阿奪)阿图 (阿圖)阿波阿登阿杯阿杜阿李阿木阿朗阿朋阿更阿由阿狄阿武阿洛阿沛阿热 (阿熱)阿牛阿牟阿毕 (阿畢)阿比阿每阿旺阿省阿拉阿抵阿扯阿成阿悉阿答阿恩阿素阿离 (阿離)阿祖阿硕 (阿碩)阿施阿新阿瞿阿敦阿支阿指阿拼阿石阿约 (阿約)阿黎阿首阿颐 (阿頤)阿顾 (阿顧)阿革阿难 (阿難)阿陆 (阿陸)阿典阿兹阿冈 (阿岡)阿冬阿刺阿锡 (阿錫)阿钟 (阿鍾)阿力阿加阿勒阿鲁 (阿魯)阿克阿鲜 (阿鮮)阿乍阿于阿交阿仑 (阿侖)阿付阿仲阿伏阿伙阿会 (阿會)阿伦 (阿倫)阿依阿侯阿俄阿候阿偕阿不阿里阿都阿单 (阿單)阿赉 (阿賚)阿卢 (阿盧)阿蹊阿赌 (阿賭)阿连 (阿連)阿叔阿达 (阿達)阿喇阿喜阿哲阿赍 (阿賫)阿史阿车 (阿車)阿跌阿咪阿卡阿卜阿赫阿那阿遇阿国 (阿國)阿贡 (阿貢)阿贺 (阿賀)阿速阿迭阿郎阿匹阿卓阿噜 (阿嚕)阿嘿阿邱阿鹿元阿盘亲 (阿盤親)阿齐岱 (阿齊岱)阿甲满 (阿甲滿)阿鹿孤阿鹿桓阿薄干阿苏克 (阿蘇克)阿里温阿里滚 (阿里滾)阿里班阿逸多阿老老阿色力阿穆拉阿穆噜 (阿穆嚕)阿礼特 (阿禮特)阿礼哈 (阿禮哈)阿苏特 (阿蘇特)阿鲁剌 (阿魯剌)阿鲁普 (阿魯普)阿鲁浑 (阿魯渾)阿鲁温 (阿魯温)阿鲁特 (阿魯特)阿里侃阿史难 (阿史難)阿尔吉 (阿爾吉)阿尔坦 (阿爾坦)阿尔布 (阿爾布)阿史德阿尔拉 (阿爾拉)阿勒丹阿尔班 (阿爾班)阿布哈阿剌温阿布思阿剌浑 (阿剌渾)阿布苏 (阿布蘇)阿剌刺阿尔丹 (阿爾丹)阿宗宁 (阿宗寧)阿奴普阿哈珠阿史那阿厮准 (阿廝準)阿勿嘀阿噜威 (阿嚕威)阿勒班阿勒特阿基普阿勒根阿塔穆阿勒普阿外龙 (阿外龍)阿奎尼阿干顿 (阿干頓)阿思兰 (阿思蘭)阿思布阿斯图 (阿斯圖)阿克占阿儿温 (阿兒温)阿儿浑 (阿兒渾)阿儿剌 (阿兒剌)阿儿刺 (阿兒刺)阿伏干阿步干阿伏于阿沙普阿沙绕 (阿沙繞)阿乌普 (阿烏普)阿不罕阿儿鲁 (阿兒魯)阿拉特阿恩有阿克苏 (阿克蘇)阿扯绕 (阿扯繞)阿拉尔 (阿拉爾)阿思那阿思没 (阿思沒)阿克集哩阿剌兀义 (阿剌兀義)阿雅玛喀 (阿雅瑪喀)阿克处特 (阿克處特)阿颜觉罗 (阿顔覺羅)阿儿剌歹 (阿兒剌歹)阿鲁克处 (阿魯克處)阿勒巴齐 (阿勒巴齊)阿勒塔臣阿里拉尔 (阿里拉爾)阿鲁刺惕 (阿魯刺惕)阿勒呼木阿兀思吉阿尔奔查 (阿爾奔查)阿布拉尔 (阿布拉爾)阿帕塔尼阿答儿斤 (阿答兒斤)阿法尼安阿拉克塔阿拉哀丁阿石哈尔 (阿石哈爾)阿拉边迁 (阿拉邊遷)阿木柏普阿林觉罗 (阿林覺羅)阿略申娜阿某斯都阿格塔沁阿毕鲁勒 (阿畢魯勒)阿布哈萨 (阿布哈薩)阿尔拉特 (阿爾拉特)阿喇克球阿喇勒岱阿噜罗特 (阿嚕羅特)阿图拉墨 (阿圖拉墨)阿日根扎阿哈觉罗 (阿哈覺羅)阿尔塔斯 (阿爾塔斯)阿克达塔尔 (阿克達塔爾)阿火里力歹阿尔布佐夫 (阿爾布佐夫)阿古拉里达 (阿古拉里達)阿尔哈楚特 (阿爾哈楚特)阿番孛术律 (阿番孛術律)阿塔力吉歹阿塔里吉歹阿大里吉歹阿穆哈尔努 (阿穆哈爾努)阿颜塔塔尔 (阿顔塔塔爾)阿拉克奇特阿克咀峨普阿塔里吉达 (阿塔里吉達)阿穆尼布塔斯阿勒坦多托尔 (阿勒坦多托爾)阿其格查依尔 (阿其格查依爾)阿勒坦鄂谟克 (阿勒坦鄂謨克)阿拉布图努忒 (阿拉布圖努忒)

百家姓大全为您提供阿剌姓起源、名人分布及起名大全。阿剌姓,阿剌氏,阿剌姓起源,阿剌姓名字,阿剌姓名人,阿剌姓分布,阿剌姓郡望堂号,阿剌姓起名

羿

宿怀

寿

广

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宗政濮阳淳于单于太叔申屠公孙仲孙轩辕令狐锺离宇文长孙慕容鲜于闾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车

颛孙端木巫马公西漆雕乐正壤驷公良拓跋夹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东郭南门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东门西门南宫第五,百家姓终。

热门查询 姓名测试打分 老黄历 黄道吉日 在线定制英文名 2025年4月6日黄历 2025年4月7日黄历 2025年4月8日黄历 2025年4月9日黄历 2025年4月10日黄历 2025年4月11日黄历 2025年4月12日黄历 2025年5月黄历 食物相克 川菜 鲁菜 粤菜 苏菜 浙菜 闽菜 湘菜 徽菜 北京天气 上海天气 香港天气 广州天气 深圳天气 台北天气 澳门天气 天津天气 沈阳天气 大连天气 南京天气 苏州天气 杭州天气 武汉天气 重庆天气 成都天气 无锡天气 宁波天气 合肥天气 厦门天气日常生活 汇率查询 手机号码归属地 邮编查询 天气预报 家常菜谱大全 PM2.5查询 区号查询 2025年放假安排 升降旗时间 人民币存款利率表 常用电话号码 国家地区查询 机构邮政编码 台湾邮编查询 汽车标志图片大全 数字大写转换 大学查询 快递查询 (共18个)占卜求签 观音灵签 黄大仙灵签 易经六十四卦 二十八星宿 生男生女预测表 姓名缘分测试 诸葛神算 关帝灵签 吕祖灵签 妈祖灵签 车公灵签 王公灵签 文王神卦 灵棋经 称骨算命 预测吉凶 指纹算命 (共17个)民俗文化 老黄历 百家姓大全 姓名测试打分 十二生肖 周公解梦 歇后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三字经 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民间谚语 历史上的今天 解密生日 万年历 地母经 (共14个)交通出行 列车时刻表 尾号限行 实时路况查询 地铁线路图 中国电子地图 交通违章查询 交通标志大全 车牌号查询 北京时间 机场三字码查询 (共10个)学习应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诗词大全 英文缩写大全 英语单词大全 在线翻译 英文名 科学技术名词 五笔字根表 笔画数查询 偏旁部首查询 汉字拼音查询 区位码查询 郑码编码查询 仓颉编码查询 四角号码查询 中文电码查询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在线编码解码 专业英汉汉英词典 科学计算器 摩尔斯电码 圆周率 (共24个)休闲娱乐 谜语大全及答案 脑筋急转弯 绕口令大全 号码吉凶 竖排古文 外星年龄 外星体重 (共7个)站长工具 IP地址查询 二维码生成器 进程查询 密码强度检测 ASCII码对照表 时间戳转换工具 下载地址加密解密 (共7个)身体健康 安全期计算器 食物营养成分 符号 bmi (共4个)
©2025 911chaxun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