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911chaxun查询
输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输入 du 即可
笃姓 笃氏 笃姓起源 笃姓名字 笃姓名人 笃姓分布 笃姓郡望堂号 笃姓起名
笃姓

姓氏笃〔 篤 〕
拼音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2190 位。
位于兔姓 之后,伉姓 之前。

笃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190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机查看笃姓起源,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后发送 笃姓 即可

笃姓 起源

笃姓主要源自:姜姓

笃姓笃姓起源一

源于地名,出自南北朝时期的笃马河,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笃马河,就是今马颊河,在汉、南北朝、唐朝初期称作笃马河。据公元六世纪北魏时期著名学者郦道元撰著的《水经注》记载:“平原县有笃马河,东北入海五百二十里。”这里所说的平原县,即今山东省的德州市。笃马河是一条非常古老的河道,为大禹所疏“九河”之一,数千年来,沧桑屡变,古河已堙。

笃马河源出河南省濮阳县金堤闸,东北流经河南省濮阳、清丰、南乐,河北省大名,至莘县沙王庄进入山东境内,经莘县、冠县、聊城、临清、茌平、高唐、夏津、平原、陵县、临邑、乐陵、庆云等县,至无棣县黄柏岭以下注入渤海。河道全长四百二十八公里,流域面积八千三百三十平方公里,流域面积三百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有鸿雁渠、德王河、裕民渠、唐公沟、笃马河、朱家河、宁津新河、跃马河等。

据史书记载,笃马河在历史上由于受黄河决口、南北大运河的开挖、引水济运和减河分洪等影响,历史变迁与治理频繁。自东周黄河大徙后,直到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北出漳卫达六百十三年之久,造成笃马河重大变迁。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黄河决口于馆陶沙丘堰,刷出一条屯氏河,东北流经今临清西南、清河、冀县、沧州一带。汉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黄河在灵县(今山东高唐)呜渎口溃决,冲出一条呜渎河,又穿过屯别河,此出为屯氏别河,在今恩县以西分为南北二支,南支称屯氏别河南渎,在平原、乐陵间,沿笃马河东北流至无棣、沾化一带,又沿钩盘河东流入渤海;北支叫屯氏别河北渎,经今平原、德县、乐陵、无棣以北入海。进入唐朝后,黄河水患日益频繁,在唐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唐朝政府为分泄黄河洪水,利用黄河故道及笃马河为主体,开通了一条从清丰、南乐,经莘县、冠县、高唐、夏津、平原、陵县、乐陵至无棣入渤海的排水河道,即唐开马颊河。当时叫“新河”,走向大体与黄河平行,从此,马颊河代替了古老的笃马河,在历史上又称为“唐故大河北支”。

在史籍《大清一统志》中记载:“唐时马颊河出澶州、清丰界。”就其分黄作用来说,马颊河当出于濮阳、清丰间的黄河故道,由此东北流,经今清丰北,又东北经南乐北进入山东境,又东北经冠县、莘县间,又东北经堂邑、清平以北,又东北经高唐、夏津间,又东北经平原以西、德县以北,乐陵之南,无棣之北,至月河海口注入渤海。从流径路线看,在平原以上基本沿行了笃马河故道,平原、德县之间沿行了汉代屯氏别河北渎的一段,而以下则沿行了古鬲津河的下游,较古笃马河的出海路线略向北移。从此,不仅濮阳以西古笃马河的上源完全湮没,而且使平原、德州间的古笃马河行于马颊河之南,终于演变为马颊河的支流。

在居于笃马河流域的住民中,古来即有以大禹治水所疏浚的笃马河名称为姓氏者,称笃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笃氏。

笃姓笃姓起源二

延笃,公元?~167年,字叔坚,南阳犨人(今河南鲁山)。延笃少从唐溪典、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于京师。举孝廉后官为平阳候相,后以师丧弃官。汉桓帝刘志执政时期,曾以延笃为博士,拜议郎,与朱穆、百边韶共著作东观。不久又官升京兆尹。延笃为官宽仁爱民,深受百姓的欢戴。后以正直而得罪了权臣梁冀,遂以病免归家。在家居时,延笃为教授,后遭党事之祸而被禁锢,深受迫害,身心虚疲。汉永康初年(公元167年),延笃病逝于家乡。家乡民众深切怀念他,勾绘其图形,专供于屈原庙中。延笃论解经传,多所骏正。著有诗、论、铭、书、应讯、表、教、令等二十篇。

在梁冀横行之际,有延笃的后裔族人为避灾祸,改以其名字为姓氏,称笃氏。

笃姓笃姓起源三

源于姜姓,出自三国时期蜀汉国大将尚笃,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尚笃,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大臣,时任五虎上将赵子龙所部的监军,多次随赵子龙北上伐魏。诸葛亮属下的督军从事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称赞蜀汉的诸位大臣和将领,其所颂述多载于《蜀书》。在所赞赵子龙、陈叔至时写道:“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惧以忠勇称。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镇南粗强,监军尚笃,并豫戎任。任自封裔。”

蜀汉政权灭亡后,尚笃的后裔子孙为避免曹魏政权加害,有以先祖名字魏姓氏者,称笃氏,世代相传至今。

笃姓笃姓起源四

源于彝族,出自彝族始祖阿普笃慕,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阿普笃慕是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族共同尊奉的祖先。彝族在历史上没有定谱的姓氏,所实行的是“父子连名制”。父子连名制,是由父名和子名顺推正违构成的。一般地,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皆作为儿子名字的第一个字,然后依次类推,十代为一轮。

据古彝文典籍《洪水泛滥》的记载,阿普笃慕生活在远古的洪荒时代,原居蜀地,他是彝族始祖希慕遮的第十三代子孙。在彝族语言中,“阿普”是老祖宗的意思,“笃慕”是他的真正名字。阿普笃慕后娶三妻,生下六子,是为彝族六祖。阿普笃慕成年后,天降大雨,造成洪灾,迫于洪水,彝族先民们由部落长阿普笃慕率领,从世代居住的地方迁到洛尼山(今云南昭通)一带暂避洪水。洪水退后,由于洛尼山一带地少人多,不宜长期居住。

大约在在周平王姬宜臼十一年(公元前760年),阿普笃慕在“阿努白山”(今落雪山)召集了一次部落酋长们的大会,将其民众分成六个部落,跟随其六个儿子向外去开拓疆域:

老大慕雅枯和老二慕雅切率领武部落和乍部落向云南的西部、南部和中部发展;

老三慕雅热和老四慕雅卧率领糯部落和恒部落沿着金沙江流域进发,逐渐到达现在的大、小凉山和四川南部;

老五慕克克率领布部落在云南的东部、东北部,以及贵州的兴义、毕节一带发展;

老六慕齐齐率领默部落则到广西的隆林一带发展。

六部在各地生根发芽,繁衍成今天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滇、川、黔、桂四省区的彝族。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在彝文典籍中有两种版本予以了记载,一种版本叫作《六祖分支》,另一种版本叫作《我祖魂光辉》,在其中都记载了阿普笃慕将六个部落分向四面八方,去开拓疆域,发展农耕,繁殖六畜,在彝族历史上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在典籍《苏颇·祭笃慕》中,以阿普笃慕为始祖第一世,以阿普笃慕的名字为姓氏之始,称为笃慕氏,或称作笃氏,形成了彝族笃氏谱系,是为彝族的正统姓氏。在笃氏谱系中,记述的彝族父子连名制是:祭笃慕(笃祭氏)→慕客客(笃慕氏)→客麻颇(笃客氏)→颇麻查(笃颇氏)→查末勒(笃查氏)→勒阿德(笃勒氏)→德伯栗(笃德氏)→栗托诺(笃栗氏)→诺德布(笃诺氏)→布岜岜(笃布氏)……然后,再从笃祭氏开始进行新的十代子孙轮回。

现代彝族人多使用汉姓,其主要的由来:一是中央政府派驻长官赐姓,在封建王朝分封土司时,赐给土司长官一个汉姓,伺候便以赐姓为世代相传的姓氏;二是以地名代姓,用地名的汉字名称首字为世代相传的汉姓;三是与其他民族融合所带来的姓氏,另外,还有的是随本部落头人名字的首音汉字为姓氏,或干脆以汉族行政长官的姓氏或字来作为自己的姓氏。

笃姓笃姓起源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木华黎后裔笃麟,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在《陕西大荔拜氏家谱·世由篇》中记载:“拜氏是元朝初年木华黎的后人。至元大德、至治年间的拜住始姓拜……至明,拜住之子拜笃麟降明,奉命由涿州经山西迁居大荔沙苑。”

在拜笃麟的子孙中,有姓拜氏者,也有以先祖名字改汉姓笃氏者。

笃姓笃姓起源六

源于满族,出自名末清初满族将领完颜·笃尔巴,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完颜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完颜部,以部为氏。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时,成为金国国姓,分宗室和非宗室两支。明朝朝时期称其为王甲部,满语为Wanggiya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完颜、讷图、喀拉沁、英额、佛阿拉、新京等地。在完颜氏后裔中,有一个完颜·笃尔巴,是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厄尔涣,初任佐领,随从爱新觉罗·皇太极征伐明朝,在叙功时授二等轻车都尉

在完颜·笃尔巴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后汉化简称笃氏。

笃姓 姓氏源流

一、(篤)

现行罕见姓氏。今安徽之贵池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归“入声”部。

二、(篤)

笃姓分布:山东新泰、台湾阳明山等地均有此姓。

笃姓起源:见《姓苑》。

笃姓名人:

笃自诚,明时云南建水人,永乐中顺义县丞。

笃姓 历史名人

笃姓古代名人

笃列图字敬夫,燕山(今河北蓟县东南)人,年甫冠及第,授集贤修撰,累迁南台御史。

笃尔巴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厄尔涣,初任佐领,征明叙功授二等轻车都尉。其家族知名者有,国初开创佐领英格,云骑尉马占。

百家姓大全为您提供笃姓起源、名人分布及起名大全。笃姓,笃氏,笃姓起源,笃姓名字,笃姓名人,笃姓分布,笃姓郡望堂号,笃姓起名
别人正在查

    羿

    宿怀

    寿

    广

    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宗政濮阳淳于单于太叔申屠公孙仲孙轩辕令狐锺离宇文长孙慕容鲜于闾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车

    颛孙端木巫马公西漆雕乐正壤驷公良拓跋夹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东郭南门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东门西门南宫第五,百家姓终。

    热门查询 姓名测试打分 老黄历 黄道吉日 在线定制英文名 2025年4月7日黄历 2025年4月8日黄历 2025年4月9日黄历 2025年4月10日黄历 2025年4月11日黄历 2025年4月12日黄历 2025年4月13日黄历 2025年5月黄历 食物相克 川菜 鲁菜 粤菜 苏菜 浙菜 闽菜 湘菜 徽菜 北京天气 上海天气 香港天气 广州天气 深圳天气 台北天气 澳门天气 天津天气 沈阳天气 大连天气 南京天气 苏州天气 杭州天气 武汉天气 重庆天气 成都天气 无锡天气 宁波天气 合肥天气 厦门天气日常生活 汇率查询 手机号码归属地 邮编查询 天气预报 家常菜谱大全 PM2.5查询 区号查询 2025年放假安排 升降旗时间 人民币存款利率表 常用电话号码 国家地区查询 机构邮政编码 台湾邮编查询 汽车标志图片大全 数字大写转换 大学查询 快递查询 (共18个)占卜求签 观音灵签 黄大仙灵签 易经六十四卦 二十八星宿 生男生女预测表 姓名缘分测试 诸葛神算 关帝灵签 吕祖灵签 妈祖灵签 车公灵签 王公灵签 文王神卦 灵棋经 称骨算命 预测吉凶 指纹算命 (共17个)民俗文化 老黄历 百家姓大全 姓名测试打分 十二生肖 周公解梦 歇后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三字经 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民间谚语 历史上的今天 解密生日 万年历 地母经 (共14个)交通出行 列车时刻表 尾号限行 实时路况查询 地铁线路图 中国电子地图 交通违章查询 交通标志大全 车牌号查询 北京时间 机场三字码查询 (共10个)学习应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诗词大全 英文缩写大全 英语单词大全 在线翻译 英文名 科学技术名词 五笔字根表 笔画数查询 偏旁部首查询 汉字拼音查询 区位码查询 郑码编码查询 仓颉编码查询 四角号码查询 中文电码查询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在线编码解码 专业英汉汉英词典 科学计算器 摩尔斯电码 圆周率 (共24个)休闲娱乐 谜语大全及答案 脑筋急转弯 绕口令大全 号码吉凶 竖排古文 外星年龄 外星体重 (共7个)站长工具 IP地址查询 二维码生成器 进程查询 密码强度检测 ASCII码对照表 时间戳转换工具 下载地址加密解密 (共7个)身体健康 安全期计算器 食物营养成分 符号 bmi (共4个)
    ©2025 911chaxun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