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陇〔 隴 〕
拼音lǒng
人口约 1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280 位。
位于浑姓 之后,谬姓 之前。
陇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1280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陇姓 起源
陇姓第一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陇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陇姓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荥阳邑陇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陇姓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秦朝时期陇坻,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陇姓第四个渊源:源于彝族,出自云南古西南夷芒部彝族陇氏部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
陇姓起源一
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陇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秦国在邽邑(今甘肃天水秦安)建有陇城,并在陇城中筑有中国北方地区较早的女娲祠。
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撰有《水经注》,首次指出了陇城女娲祠的具体位置,他在《水经注·渭水篇》中指出:“略阳川水又西北流入瓦亭水。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庖羲之后有女娲焉,与神农为三皇矣。其水南流注瓦亭水。”略阳川水,即今清水河,自东向西流入瓦亭水(今葫芦河)。显亲峡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叶堡乡和安伏乡之间,相传伏羲与女娲在此结婚,繁衍人类。因此,陇城女娲祠位于显亲峡之北。
清道光年间的《秦安县志》认为,《水经注》“所云‘北山’,今县北三十里阳极山。”而阳极山在今秦安县安伏乡境内,即陇城女娲祠的具体位置在今安伏乡境内。
居于陇城之秦民,很早即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陇氏,世代相传至今。
陇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荥阳邑陇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春秋·文公二年》记载:“陇,郑地,荥阳东有陇城。”春秋时期郑国的陇城在古荥阳城东面十公里处,后在三国曹魏时期由荥阳典农都尉负责管治,因此又称都尉城。典农都尉,又称典农中郎将,是掌管屯田区的生产、民政和田租,即为该区的行政长官,后改为县令。
陇城有沟连通淮河、泗水,是北阻关东、东拥京襄、西跨虎牢的战略要地。因此,在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就在陇城划地为界,史称“鸿沟”。
居于陇城之住民,有以邑名为氏者,称陇氏,世代相传至今。
陇姓起源三
源于地名,出自秦朝时期陇坻,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陇坻,又称陇阪,就是世人所称的陇山。陇山地处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位于西安、银川、兰州三省会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地带中心。
陇山的主峰在今宁夏固原、隆德两县境内,海拔两千九百二十余米。山体大致为南北走向,长约二百四十公里,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曲折险峻,其山南部在古代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又名六盘山。陇山的东南垂有老龙潭胜迹,为泾水源头之一。
陇山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是历代兵家屯兵用武的要塞重镇,也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部。文化遗存具有“古”、“贵”、“多”的特点。
陇山南部有被誉为黄土高原上一颗绿色明珠的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西北地区重要水源涵养林基地和自治区风景名胜区;陇山中部是以固原博物馆为中心的固原古城、战国秦长城、安西王府遗址等构成的文化旅游区。
自战国时期起,秦国曾一度居于陇山以西,后拥兵越过陇山入关,标志着战国后期秦国挺进中原,平灭六国战争的开始。居于陇山地区的秦国住民,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陇氏,多为古西羌族人,世代相传至今。
陇姓起源四
源于彝族,出自云南古西南夷芒部彝族陇氏部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
彝族是一部分“西南夷”的融合体,过去彝族叫“夷人”,“夷”泛指各少数民族。解放后,毛主席把“夷”改做“彝”才叫做彝族,彝族是土著民族。远古时代,云南昭通地区就居住着彝族先民。
彝文古籍载:六祖之前以鲁旺(鲁甸)为中心,周围分布“七大沟则”部落,昭通坝子居住的是窦氏部落,昭通古称窦地甸,就是彝语音译“窦家坝子”的意思。沟则部落就是彝族先民,至今彝族内还有个支系称为“沟则”。战国时代,有个叫笃慕的部落居住在以洛宜山为中心的滇东,笃慕的六个儿子分支到西南三省,传播了彝文化主体构件,融合了大量部落,形成彝族的雏形,史称“六祖分支”。
彝族人民中讲的“六祖”有二:
一是形成人类的六位祖先:哎哺、洗替、鲁朵、木觉、喜写、娄密。
二是彝族分支的六位祖先:即笃慕的六个儿子: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俗称“六祖分支”。据史籍《夷·榷濮》的记载:彝族象征宗支的神物,称为灵筒:“天地与祖宗,装在灵筒中。”灵筒用整段树木凿成筒,内装日月、家具、农具等模型。每一宗支一个灵筒。经九代人后,宗支人繁多,经祭祀后,分为几个宗支。各宗支再做新灵筒,俗称分支。
在《夷·榷濮·序》中记载,彝族的祖先笃慕,又称笃米、笃幕吾、阿朴笃幕,汉文史籍中作仲牟由,彝族父系三十一世祖,距艾哺时代三百八十六代(是漫长时代,非具体世系),按史籍《物始纪略·论知识》的记载,到疤为八十四代,西周末年人,当时是彝族王国的最高主宰者。笃慕时期,天降大雨,造成了洪灾。迫于洪水,彝族先民由部落酋长笃慕率领,由原世居的地方,迁到高高的洛尼山(今云南会泽)一带暂避水灾。待洪水退后,又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洛尼山一带地少人多,不宜长期居住,即由笃慕主持,经祭祀后将其民众分成六个部,分别由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统率,组成武、乍、糯、恒、布、默六个部落,分别向三个方面发展去。后世彝族把这一事件称之为“六祖分支”,该历史事件被彝族古代史家、文人记于文献典籍中。
按文献《西南彝志选·前言》的描述:“从希慕遮到笃慕之世,其下限相当于西周末年蜀洪水时期,笃慕是在洪水发生后由蜀入滇的,落点在云南东川(今云南会泽)乐尼白,笃慕妻三房,子六人,由此分居各地,向四方发展。长房生子慕雅切、慕雅考,向“楚叶以南”发展为武、乍两个支系,分布于滇西、滇中、滇南一带,是当地彝族及其他彝语支的一些民族之祖。次房生子慕雅热、慕雅卧,分布在“洛博以北,发展为糯、恒两个支系,在云南昭通和川西、川南一带,为今昭通、凉山、盐源、古蔺等地彝族之祖,幺房生子慕克克、慕齐齐,向“实液中部”发展,为布、默两个支系,为今云南会泽、宣威、曲靖和镇雄、贵州毕节、兴义、安顺、六盘水等地区以及广西隆林等地的彝族之祖。”文献《物始纪略·婚姻史话》中也说:“六位祖先在耐靡洪鲁(东川会盟),专议联姻事,专定配婚制,每两部结成互为联姻,互相扶持的集团。布、默互通婚,糯、恒互联姻;武、乍互通婚。”
此后,彝族六祖沿着江河河谷、山脉自然走向,各自去开辟新的基业,建立新的部落,渐次分布到滇、黔、川、桂广大地区,形成“西南夷君长以什数……”之势,为古西南夷主体,在西南地区世代相传,迁徙、演变、发展,从古至今。六祖分支,第四祖的恒部游弋在滇东,和濮人打了七、八代人的仗,到第八世恒雅妥之时,部落强盛起来,进入云南昭通地区站住了脚。东汉初期,第十九世孙名叫乌蒙,他率领的部落更加强大,并以其名为部落名及地名。
第六祖默部的第二十一代孙勿阿纳,迁到贵州地区建立了“柯禾大城”,又过四代即蜀汉之世,妥芒部分支到镇雄地方建立了芒部部。汉武帝在西南地区开疆置郡时,乌蒙在朱提,芒部在南广。随着汉族移民进入朱提南广,先进的中原文化与优秀的土著文化交融,迸发出灿烂的朱提文化。
繁荣的朱提时代由彝汉两族人民共同成就。在繁盛的朱提时代,培养出一批朱提大姓。后来汉族大姓宗族勾结部落首领,疯狂掠夺资源,廉价、无偿使用土著劳力,甚至把他们当作商品贩卖,敛聚了大量财富。大姓政治欲望膨胀,和中央政权、大姓之间矛盾激化衍变成战争,以致朱提在两晋时衰落直到消亡。
唐、宋时期,中央政权和汉族移民退出,给芒部留下了发展的空间。唐朝辖下本有乌蛮七部,阿蒙即乌蒙部。芒部在汉文献没有记载,有学者认为鹿卢部即芒部和水西的泛称。芒部是爨氏和南诏势力下的小方国,名不见经传,汉文献记载很少,有待今后的研究和彝文资料的整理来填补空白。宋王朝时期封阿杓为乌蒙王,乌蒙王墓址犹存。宋王朝设“西南番部大巡检司”,芒部酋长陇氏任巡检副使,在中央的影响和实力明显提高。
云南昭通是彝族的发祥地,境内有乌蒙和芒部两大部落,乌蒙在西部,芒部在东部。古芒部彝族,是指古老的西南夷芒部,特别是指黑彝中的芒部支系,非指现今的芒部,亦不是指族称。古芒部彝族的始祖是勿阿纳,其源有二:一是勿阿纳徙居;二是宗阿补承君长基业。据文献《罗甸安氏世系》的记载,孟至读慕共三十一世。而据《西南彝志》的记载:“在格洪格底,彝妥孟所居”,传四十二代。
再据《罗甸安氏世系》的描述:“我……五十一世勿阿纳(纳纳,比额勿之子,其父爱之,其嫂嫉焉,谮于兄。父死,兄逐之,惟老奴支乌突希支从,携米一升,瓦鬲一具,煮粥松下。松枝坠,鬲毁粥覆,希珠嚎伤,阿纳曰:勿悲!丈夫贵自立耳,行将太牢食也。时当汉桓灵之世,西南夷大乱,由东川创业鹿里及水西(今镇雄为芒部,水西即今黔地。生二子,长阿纵承芒部为兜主,次扒瓦,今镇雄芒部陇氏祖)。五十二世纳阿纵,五十三世纵阿卜,五十四世卜阿杓(杓生阿火,亦作阿勿),五十五世勺阿火(亦作阿勿,生三子,长火济管阿札,即水西。三阿则七,即郎岱,且里祖,次为卢氏大宗,为德布氏分普里,即普定,夷名白勒,又作插勒,居大革,即今安顺。大革曰须白勒,平彝县海氏为诺白勒,夷语须是东也,诺是西也,言东西两大家也)。五十六世火阿济(即火济,助武侯征孟获者)。
《明史》作火济,《贵州通志》及《黔书》因夷谱三十三世有齐齐活之名,而误以为济济火而称为济火将军。济火以鹿里分与其兄莫布,即芒部,为德施氏而创业贵州,今《镇雄州志》有七里营,为武候收济火处,见《镇雄县志》。又云莫布为济火之子,火济深目长身,而黧色而白齿,习战斗,尚信义,善抚其众,诸蛮戴之。武侯使李恢由平彝通道进盘江,火济献粮通道,助兵有功,世长其上。火济帅,实我罗甸中兴之祖。后世混作始祖慕齐齐及其活,今正之。”
据《西南彝志·芒布的又一支系》记载:“祖为勿阿纳,居总脑各姆。长孙宗阿茂,居局楚俄姆。阿亨苏期者,北方六域中,他得一域住;次子宗扒瓦,居孟笃色施;少子宗阿补,承君长基业。阿数补乃一,补阿勺乃二人,勺雅妥乃三。勺雅妥之世,居罢第妥太(今威宁境),生两个儿子,妥芒部乃一,芒部阿孟二,阿孟阿朋三,阿朋妥蒙四,妥蒙阿武五,阿武不宗六,不宗度乃七,度麻密乃八,麻密耿宗九,耿宗努蒙十。努蒙阿局一,阿局阿着二,阿着陇乃三,陇阿娄乃四,阿娄冬乃五,冬卜脑乃六,卜脑纳乃七,纳勒阿纪八,阿纪阿亨九,阿亨阿古十。阿古本乃一,阿迭阿基二,阿基阿施三,阿施阿楚四,阿楚额节五,额节姆宾六,姆宾局朵七,局朵鲁格八,鲁格陀尼九,陀尼卜巧十。赫默钟显的,勿阿纳后裔,这样往下了。”
陇氏部族,即勿阿纳的二哥勿阿轮的后裔,迁居郎岱,以其山陇为姓氏,成为郎岱陇氏之祖,其后裔子孙世代称陇氏至今。
陇姓起源五
源于彝族,出自四川镇雄彝族安氏部族,属于冒姓为氏。明朝时期,四川镇雄土司与贵州水西土司是血亲又是姻亲,关系异常密切。明朝万历年间,水西土司安疆臣的弟弟安尧臣入赘镇雄,改名陇澄,属于冒姓为氏。镇雄土司去世后,陇澄从彝俗出任土司。此时正好播州叛乱,明王朝为了拉拢安疆臣、陇澄兄弟俩,贵州巡抚郭子章对其诱以乌江六百里之地、赠古剑、歃血为盟,承认陇澄的土司统治。
在平播战役结束后,地方官吏却又推说不知陇澄是安尧臣所改名字,指责陇澄引起了镇雄争斗,功臣立刻变成了以欺骗手段谋取镇雄的篡位者。地方官吏甚至提出,如果陇澄不主动离开镇雄,就要动用武力。陇澄被迫回到贵州水西,明朝廷加给他了一个土知府的虚衔,而兵部又要求他的哥哥安疆臣割土地给弟弟,不过,安氏兄弟并未发生龃龉。安疆臣几个月后去世,陇澄承袭水西土司。
其实,明朝廷最担心的就是安氏的势力坐大难制。播州杨氏之乱平定后,明朝即对播州进行了改土归流。这种卸磨杀驴的做法,安疆臣在平定播州之乱后很快即发现了,当时贵州巡抚郭子章许诺赏给的乌江六百里之地不过是泡影,明万历皇帝所答应的“非常之赏”也是骗人的,不但如此,以王象乾为代表的一批官员反而要求安氏家族退还七十多年前占据的播州水烟、天望地方,而贵州巡抚郭子章泽坚决反对。
经过数年争论,最后水西安氏家族陇澄(安尧臣)以赠输税粮为代价,保住了水烟、天望两处地方。在陇澄逝世后,贵州水西土目安邦彦不满意明朝地方官吏的欺压,起兵反叛。当时陇澄之妻奢社辉、其子陇位(安位)年幼,邦彦挟持他们一起造反。当时,水西、镇雄一带的四十八马头与安氏家族的安邦俊、鲁连、安若山、陈其愚、陈万典等,蠭起和之。
在陇澄(安尧臣)的后裔子孙中,有承袭先祖冒姓为姓氏者,称陇氏,世代相传至今。
陇姓 分布
陇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八百八十一位,以越嶲、镇雄、六枝、盘县为郡望,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宁夏、甘肃地区。
陇姓 郡望
越嶲郡:秦惠文王更元九年(乙巳,公元前316年)灭蜀以后,由于政治和军事需要,在蜀地修筑城池。临邛、成都、郫三地土地肥沃、地当要冲,临邛故地更有铁矿资源、天然气井,交通便利,市场繁荣,故秦惠文王于更元十四年(庚戌,公元前311年)派蜀守张若主持修筑三城(一说张仪亦参与修筑事宜)。因临邛故地素有邛民(邛族)聚居,故取名临邛。临邛城店肆林立,规模宏大,城址在今邛崃临邛镇。
据《华阳国志.蜀志》载:“临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造作下仓,上皆有屋,而置观楼射栏。”城的主体为木结构。当时郡县制尚未普及,临邛城实为县的雏形,辖地今崇州、新津、大邑及都江堰一部分等地。历经演变两千三百年来,临邛城饱经沧桑,西汉末至王莽“新”朝时,城郭损毁,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公孙述设署临邛,主持营建新城,称为公孙城。
自西晋怀帝永嘉六年(壬申,公元312年)至西魏废帝二年(癸酉,公元553年),因战乱不息,临邛又为僚人所扰,乃将县治迁移至今崇庆县境内,凡二百四十年。临邛县城,迭遭破坏,又自唐文宗太和三年(己酉,公元829年)起至清康熙十三年(甲寅,公元1674年)先后数次被南诏、吐蕃以及吴三桂叛军等攻陷,州城残破,满目荒凉。其间,明宪宗成化十九年(癸卯,公元1483年),官府用泥士筑成简陋城垣,历三十余年而崩裂。
唐武宗正德十六年(辛巳,公元1521年)知州李廷诏主持改筑,高两丈,加厚六尺,周长一千四百二十三丈,约九里七分,垛口三千七百座,用石条包砌。城有四门,各门均建城楼。楼檐悬木匾,东曰“东望锦城”;南曰“南挹蔡蒙”;西曰“西宁番倮”;北曰“北跨鹤雾”。又于城之东南角上建“聚奎楼”企求本州文运亨通,科甲绵延。楼上塑“魁垦点斗”泥像,城墙外围开凿护城河。明末清初,战乱频仍,州城残破,户口锐减,常有虎豹出没,直至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公元1693年)知州戚延裔捐资助修城垣,民得安居。
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公元1764年),在知州王采珍主持下,大力维修。城周一千六百三十八丈,合九里一分。城开四门,另辟一门于东南角“聚奎楼”下,名“小南门”。除修复城墙外,又补砌女墙垛口一千七百三十八座。东城楼名曰“涌泉楼”,匾曰“环江沃野”;南为“挹翠楼”,匾曰“崃山拥秀”;西为“鉴湖楼”,匾曰“瑞霭云吟”,北为“跨鹤楼”,匾曰“灵绵雾岭”。城貌壮观,超轶前代。清嘉庆年间,城垣先后发生三次崩裂,均经官署维修完固。此后经历百余年直至解放,均未维修。1958年拆除城墙改筑围城公路,但古城轮廓清晰可睹,护城河亦如旧貌。镇雄县:镇雄县古称威信。
据《明史·四川土司》记载:明嘉靖五年,“兵部奏:芒部陇氏,衅起萧墙,骚动两省,王师大举,始克荡平。今其本属亲支已尽,无人承袭,请改为镇雄府。设流官知府统之。分属彝良,母享,落角利之地,为怀德、归化、威信、安静四长官司,使陇氏疏属阿济、白寿、祖保、阿万四人统之……而以通判程光为试知府。”《镇雄州志》载:“嘉靖四年,陇政、支禄诱杀土府陇寿,官军讨之。
嘉靖五年,朝议改芒部为镇雄府,设流官知府、经历、照磨、教授、训导各一员。以通判程光为试知府,分属彝良、母享、落角利之地为怀德、归化、威信、安静四长官司,以陇氏疏属阿济、白寿、祖保、阿万为长官。”据考证其他史籍也有同样记载。由此可见,威信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改土归流(改土官为流官),朝议改芒部土府为镇雄军民府,置威信长官司于落角利之地而得名。威信属地原名落角利,在明朝前期为芒部土府所辖。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乌撒、乌蒙、芒部三府改隶四川布政使司,明嘉靖五年(丙戌,公元1526年),朝议因芒部地方“夷性犷悍,嗜利好杀,争相竞尚,焚烧劫掠,习以为恒,去省辽远,莫能控制,附近边民,咸被其毒”。明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废除芒部土司的世袭制度,改芒部土府为镇雄府,设流官知府统之,辖四长官司,因而在落角利之地设置威信(母享寨)、安静(角落寨)二长官司,以陇氏疏属何氏祖保为威信长官司世袭长官,盖取宣威立信于民之意。追溯其源,威信名称即来源于此。流官虽设,土官犹存。芒部初设流官,“蛮情未服”。旋即芒部沙保等谋复陇氏,拥陇寿之子陇胜纠众攻陷镇雄城,执程光,夺其印,杀伤数百人,程光奔毕节,连讨未定。
明嘉靖九年农林4月,革流宫知府,仍以陇胜为通判署府事,寻复土府。辖属各长官司,或革除或保留,时限各有不一。威信长官何祖保,世袭至希尧失印弃官为民。直至清朝雍正六年(戊申,公元1728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征服镇雄,再次改土归流,降镇雄府为州,复隶属云南,改属昭通府。
因镇雄幅员辽阔,鞭长莫及,爰就威信、安静长官司地面添设分防州判(亦称镇雄州威信分州),故沿用威信之名而建立威信州判署(治所取名转官司,今旧城),辖属下东六甲。原威信长官司治所仍称威信司,后称卫靖司(今三桃新街)。威信、卫靖音义相近,后人便将威信司叫作卫靖司。与此同时,由于谐音之故,转官司亦称为长官司也。
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镇雄州改为镇雄县,同时废除威信州判,仍沿用威信名称,置威信行政公署,治所在今旧城,仍辖六个甲之地,旋道废。民国六年直隶省。
民国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长官司地方因气候炎热,加之匪患扰乱之故,威信行政委员公署治所便由长官司移至扎西。
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修建衙门大堂。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废行政公署置威信设治局,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废设治局,仍沿用威信名称立威信县。增拨镇雄上东(麟凤、长安)、中东(大河,水田)七个甲归属威信管辖,直隶云南省昭通专区。
1950年7月17日扎西解放,威信获得新生,从此,建立威信县人民政府。威信得名与镇雄同源,确有“布威信而安靖地方”,使所辖土著居民“怀德,归化”之意。
1956年2月,威信县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出更改威信县名为扎西县的议案,报省人民委员会请国务院批复,未果,故威信县名仍沿用至今。
六 枝:清康熙五年(丙午,公元1666年)农历2月,清政府以土司安坤地设立比喇为平远府,辖九里,即:东境设向化、怀忠、兴文三里;北境设慕恩里;南境设太平里;西境设敦仁里、崇信里;西远境设财丰里、岁稔里。同年农历6月,吴三桂从威宁进兵镇压陇安藩率领的彝族人民起义,以其辖地归安顺军民府。
清康熙十八年(己未,公元1679年),郎岱除设流官外,改陇氏土司为外委千总,分为二目统领,一目管辖郎岱本枝,一目辖六枝。
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农历6月12日,以陇氏郎岱、六枝二目地及西堡司、副司地设置郎岱厅,厅治所为郎岱,添设安顺府同知一员分驻其地。
清乾隆十九年(乙亥,公元1755年)农历12月2日,于郎岱厅内设羊场巡检司,隶属于安顺府,治所羊场(今岩脚镇)。郎岱厅设置流官后,分为七枝管辖。即:郎岱为本枝,居西南隅,与安南、永安接界;正化为下枝,与普定、镇宁交界;正东为西堡枝,与普定县接界;西北为上枝,与水城交界;东化为化处枝,与安乎及平远交界;东南隅为木岗枝,与西堡枝相连。居上枝、下枝、本枝、西堡枝之间的地方为六枝。清道光年间,郎岱厅将七枝建置改为十里,即:乐善里,治所大拱地(今镇宁县属);岁稔里,治所落别,该两里领域为厅治之东物阜里,治所化处(今普定县属);财丰里,治所波玉河(今普定县属),该两里在厅东北。敦孝里,治所鼠场;笃行里,治所龙场;明让里,治所岩脚,此三里领域在厅治北。崇正里,治所黑塘;时合里,治所六枝;家仁里,治所郎岱城。全郎岱厅辖一百甲,三百九十五个自然寨。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贵州省省会贵阳市。12月26日成立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全省设一个省辖市(贵阳市)、八个专区(贵阳、遵义、铜仁、镇远、独山、兴仁、安顺、毕节)、一个专区辖市(遵义市),改雷山设治局为雷山县,共置七十九个县。
1960年撤销郎岱县,设置六枝市。
1962年撤销六枝市,改置六枝县。
1966年六枝县改为郎岱县。
1967年,设置六盘水地区,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
1970年撤销郎岱县,并入六枝特区。
1978年12月撤销六盘水地区,设六盘水市,为省辖市,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
2003年六枝特区辖五个镇、十四个乡,其中有九个民族乡。
盘县:历史悠久,有距今约三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盘县大洞(原名十里大洞)。古为夜郎国属地,汉朝时期属宛温郡。晋朝时期属宁州,南朝刘宋时期置西安县,南齐时期称西宁县。
唐朝初期为训州地,唐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置盘州,唐天宝后期至宋朝为于矢部(齐弥部)属地。元朝初期置普安路,后升招讨司,继改宣抚司,复为普安路。
明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卫府并设,改普安路为普安府,另置普山府(土府),土流二知府与卫同地分治。后普山府废,普安卫升军民指挥使司,后变废,复称卫。
明永乐元年(癸未,公元1043年)设普安安抚司,明永乐十三年(乙未,公元1415年)安抚司废,改置普安州。
明万历十四年(丙戌,公元1586年),迁普安州与普安卫同城而治。
清顺治十八年(辛丑,公元1661年)析州属三营三里地置普安县,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公元1687年)裁普安卫并入普安州。
清嘉庆十四年(己巳,公元1809年)升普安州为直隶州,清嘉庆十六年改普安州为普安直隶厅。清宣统元年(己酉,公元1909年)改盘州厅。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盘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盘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开展“三线建设”,为开发盘县煤田,于1965年由盘县划出九个公社,云南宣威划出三个公社设盘县矿区(后改称盘县特区)。
1970年盘县特区与盘县合并,仍名为盘县特区。
1985年末特区辖十七个区(镇),九十三个乡(镇);有汉、彝、布依、回、苗、白等二十八个民族。
1993年“建、并、撤”后,全县辖三十七个乡镇。
1999年更名盘县,县政府驻地搬迁红果。
陇姓 堂号
越嶲堂:以望立堂。
镇雄堂:以望立堂。
六枝堂:以望立堂。
盘县堂:以望立堂,亦称盘水堂。
陇姓 姓氏源流
一、陇(隴)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临汾,江西之新干,湖南之益阳,贵州之普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羌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姓苑》云:“宣城人有此姓。”未详其始。
2、又注:“《宋史》有陇桚,盖以陇连部姓。”其引《宋史·夷坚志》云:“青唐羌唃氏之孙陇桚,崇宁中赐姓名曰赵怀德。”则知此出自古代羌族之唃氏,以部落名“陇连”为姓,省而为“陇”,后或改姓“赵”。青唐,在今青海西宁县。
3、又引《姓觿》云:“今四川蛮芒部土知府皆陇氏世袭。”《姓氏词典》云:“今云南镇雄县西南七里有芒部故城。”望出天水。明代有陇政、陇鹤书。
二、陇(隴)
陇姓分布:台湾、云南、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陇姓起源:
1、见《姓苑》。
2、宋时青唐羌氏之孙陇桚,崇宁中赐姓赵名怀德。青唐羌有陇连部,当以部名为姓。
3、明时四川蛮芒部土知府皆陇氏。
4、清时云南镇武府土知府陇姓。
5、彝族姓。
郡望:天水。
陇姓 历史名人
陇姓古代名人
陇朝喜元朝,(生卒年待考),彝族;贵州普陌营人(今贵州六盘水盘县)。著名普陌土司。元朝时期盘县彝族普陌营土司营官。
陇榜明朝,(生卒年待考),彝族;贵州安顺朗岱人。著名朗岱土司。在文献《安顺府志》中记载:“于洪武十四年以功援土司,康熙十八年降为外委土千总。”即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陇榜出任郎岱长官司长官。郎岱长官司在清康熙十八年降制为外委土千总。
陇澄明朝(公元?~1613年待考),彝族,原名安尧臣;水西人(今贵州毕节)。著名朗岱土司。安尧臣为水西彝族土司。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水西彝族土司安疆臣去世,由弟弟安尧臣袭职。当时陇氏族人垂绝,安尧臣入赘陇氏,遂冒陇氏,称陇澄,后为贵州宣慰使。,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安尧臣去世。
陇安藩清朝(公元?~1667年待考),彝族;贵州安顺朗岱人。著名朗岱土司。其先人世代与水西相亲附,世共谓之卢鹿部。传世至明朝,在改土归流运动中授宣慰司,僚世守之,清朝顺治末期归附满清王朝。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郎岱长官司、西堡副长官司归附清朝。,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农历3月,水西宣慰史安坤(彝族)率众反清,吴三桂统领云南十镇兵自滇入黔,进行围剿。次年(公元1666年)农历1月,吴三桂平水西,杀安坤、安重圣(安坤之子、威宁土司)等。安重圣母常氏、妻陇氏(郎岱土司陇安藩的胞妹)、土目陇胜等逃往郎岱投靠陇安藩。,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农历12月,陇安藩举兵反清,遭吴三桂清军围剿。次年(公元1667年)农历6月,郎岱城被清军攻陷,降众万余人。陇安藩、陇氏、陇胜等起义军首领均被杀害,郎岱划归安顺府管辖。
陇姓近代名人
陇廷桂清朝(公元?~1871年待考),彝族;贵州安顺朗岱人。著名朗岱土司。陇榜的后人,任土千总,管六枝中的本支。清咸丰六年~同治十年(公元1856~1871年),郎岱持续发生陇廷桂与布依族马阿奴、朱大黄瓜、苗族岩大武等反清民族起义,曾五次攻打郎岱厅城,击毙清政府都司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三员、把总二员、外委二员、军功七员,均失败。起义在清军的残酷镇压下遭到失败,陇廷桂于农历2月间被云贵总督恒春在郎岱杀害。
陇腾云民国,(生卒年待考),彝族;贵州安顺朗岱人。著名民国朗岱土司。陇腾云原为朗岱土司,富甲一方,得任兴仁大团团总,传说可管辖兴仁、普安及盘县相邻的地方,后由于战乱而被属下谋杀,终年四十六岁,就葬在“双合桥”南岸的天狮子山顶。那里有一块不大的坝子,墓居正中,没什么豪华的装饰,一个土坟堆前立一令箭碑。